长城经过咱家门口

24.12.2014  15:24

  我省境内明代长城呈M形分布,经过12市32县568个村,从宽甸到绥中,横贯辽宁省。

   辽东镇被称为“九边之首”

  明王朝建立后,元顺帝及皇室北逃,对明王朝的北方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业务办公室主任熊增珑介绍说,从明朝建立时开始,明王朝就在北方边防设立“九边”(也称九镇)。明代著作《九边总论》中记载:“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专命文武大臣镇守提督之。又以山西镇巡统驭偏关三关,陕西镇巡统驭固原,亦称二镇,遂为九边” ,其中“辽东”位居第一。

  威胁辽东镇安全的,除蒙古残余势力外,还有正在崛起的女真族。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王朝派都指挥使叶旺、龙虎将军马云,由山东跨海取辽东半岛重镇金州,先设辽东都卫于盖州得利赢城(今瓦房店市得利寺山城),后向北迁到辽阳,设“定辽都指挥使司”,洪武八年(1375年)改“定辽都司”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简称“辽东镇”。

  “辽东都指挥使司”下设“二十五卫”。其中,东路的辽东镇城辽阳、西路的广宁(今北镇)和北路的开原为三处最重要的军事重镇。辽阳设有都司,东控建州、朝鲜,南控海洋;在广宁设有总兵和左右中三卫,西控蒙古,襟带山海;在开原设有三万、辽海两卫和北路参将,北控海西、野人女真等部落。这些卫城除大部分分布在北部边防和腹里中枢外,还有部分卫城属于海防。可见,辽东镇的设立,不仅是明王朝最早开设的边镇之一,也是明王朝北部辽防体系中最东部的镇所,还是明长城“九边”中唯一集边防与海防为一体的边镇,故史称“九边之首”,其实际统驭范围,包括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的今辽宁省大部分地区。

  明代在辽东镇修建的长城叫“辽东长城”,又叫“辽东边墙”,东起今鸭绿江右岸的丹东虎山南麓,西至今绥中县李家堡乡锥子山下的“吾名口”。

   辽东镇军民总数超30万

  明朝以长城为纽带,在辽东镇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

  都指挥使司下设5路,路下设有25卫,卫下有127所,所下设堡城107座。同时,长城防线还有12座关城。而屯兵超过5000以上的,只有辽阳、广宁、开原三城。

  据《辽东志》记载,辽东镇军民总人数约30万。熊增珑介绍说,从指挥体系上看,都指挥使司驻军首领叫“总兵”、“副总兵”,以下设各路的“参将”,再以下的所城称为“千户”、“千总”,所城以下则为各沿边堡城和台空等,是直接担负长城守备和屯兵的最基层组织,其长官叫“百户”、“把总”。堡与堡之间相距8至15公里,形成彼此策应、上下呼应的完备体系。

  长城沿线的报警系统主要由“烽火台”和内地的“接火台”组成,与京师联络靠驿路。辽东镇曾建有7条驿路,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直通京师,即现今北京到辽阳的交通道路;另一条直通朝鲜,至今保留的有辽阳到九连城段。除此之外,辽东镇有海防线1300余里,明政府在此设置了海路屯兵系统,设置与长城防线相同。

   辽宁是长城资源大省

  2007年5月至2010年7月,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辽宁省文物局组建4支文物调查队,对我省境内明代长城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队员们跋山涉水,风雨兼程,遍查省内12个市32个县(市、区)的145个乡镇、568个行政村,累计行程2万余公里。同时,在辽宁省测绘局200多名技术人员配合下,对我省境内的明长城进行了实地测量。

  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丁辉告诉记者,经过本次调查,明确了我省境内的明代长城规模、分布、走向和结构及保存状况、自然与人文环境、保护与管理状况等基本信息,新发现了一批重要的长城遗迹,确认了明长城东端起点在丹东虎山。这次测绘,获取了长城墙体及两侧各1000米范围内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专题要素数据,首次确认其总长度为1218.81千米。

  几年来,长城资源调查队员们圆满完成了辽宁境内战国燕、汉、北齐、辽、明等各时代长城资源的野外调查、数据整理、国家验收、成果上报等项工作,确认在辽宁境内的长城总长度为1218.81千米,单体建筑1901处,堡城198座,居住址、采石场等相关遗存84处,辽宁迈入长城资源大省的行列。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吴炎亮告诉记者,长城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绵延于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内蒙古、甘肃等10个省(自治区),是世界上分布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之一。长期以来,长城作为一个整体的资源,存在情况不清、保护状况不明等问题。国家组织的这次长城调查,摸清了家底,下一步,我省要就长城的保护开发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

   修筑辽东镇长城历时180多年

  辽东镇长城的修建与维护大体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最早修建的是辽河套段长城。据资料记载,辽东镇长城最初修建于明英宗正统年间。吴炎亮认为,最早修筑“辽河内边墙”是在“自永乐罢运后”,这应该是辽东长城修建年代的上限,定辽卫指挥使毕恭是修筑辽东边墙的第一人,始于明英宗正统二年(1437年),最先修筑的是辽河河套地带的“广宁(今北镇)至开原”段。

  随后增筑辽东山地段长城,集中在明天顺、成化至嘉靖年间。

  成化三年,明军分三路打败建州女真后,由辽阳副总兵韩斌主持修筑了从辽东抚顺“东洲堡”至本溪“草河堡”共“十堡相属千里”的辽东镇辽东边墙。与此同时,开原守备周俊又“开拓柴河抵蒲河界六十余里”的辽东长城段,主要经由开原镇北堡到铁岭间,抚顺关以北,即辽东山地长城的北段。至此,辽东边墙从开原“镇北关”至“凤凰堡”、鸭绿江一段的辽东段基本完成。

  第三阶段是辽东展边增筑台墩阶段。

  万历年间,建州女真部又重新强大起来。时任辽东总兵的李成梁、兵部侍郎汪道昆提出了六堡迁建的“辽东展边之议”,即移“孤山堡”于张其哈喇甸子,移“险山”等五堡于宽甸、长甸、双墩子、长岭、石散五处,以防建州女真。

  “展边”奏议获准后,从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间,对辽东“宽甸六堡”的拓筑基本完成,屯边范围在鸭绿江右岸向北移了100里至200里。与此同时,辽东全镇又修葺了百余座城堡,还有铺城、路台、烟墩、山城、边墙、路壕等。辽东、辽西的台墙也得到了修筑,长度近800里。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辽东巡抚熊廷弼等主持,对辽东长城进行了最后一次修缮。但时隔不到10年,建州女真努尔哈赤部崛起,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八旗劲旅首先突破了辽东边墙的抚顺关和清河城,并将二城拆毁。至此,“九边”之首的辽东全线弃守,辽东边墙实际上在这一刻便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发现“空”的存在

  长城在建筑过程中,因地理条件限制,在山口、河口和路口往往会形成防御上的缺口,这个缺口叫“空”。考古人员发现,凡是在有“空”存在的地方,都建有一系列的辅助设施,用以增强该地域的防护功能,如堡城、副墙、敌台等。凌海境内小凌河两侧的长城就有若干个“空”。在此处修筑大胜堡和大茂堡两座堡城,并且在与空口相对的山上另筑了一段长城进行呼应,从而保证了长城防护的完整性。

   辽东明长城为啥“M”形

  省文物考古所工作人员认为,除“木柞墙”这一显著特色外,明长城在走向和选址上也独具特色。

  其一,选线较前代向南偏移约百里,仅西北一段在前代长城以北,其余都在前代长城的南侧。

  其二,多结合河流分布。辽宁明长城从蓟镇段向东出渤海湾,跨过大凌河,在辽河、太子河、浑河间摆动,直至鸭绿江西岸止,边墙主要筑在这些河流的岸边。整个辽东边墙走向呈“M”形。从图上可以看出,边墙主要沿着河流沿岸修筑,西起山海关,向东北抵达广宁后,陡然南折,沿辽河中下游的西部地区南下,至三岔河口以后,又沿辽河东岸修筑,直达开原。但是,辽东镇长城并不完全以辽河走势修筑,有意放弃了辽河主干部分。专家分析,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辽河本身就是天险。第二,辽河中下游岸边“古泽泥淖难行”,沼泽地难修边墙。第三,辽东军事驿路是由广宁南下牛庄,然后经海州转辽阳。驿路有赖边墙守护,边墙守军亦赖驿路输供粮草兵员,因此使此段边墙弃辽河而与驿路走向一致。

  其三,多结合险山修筑。

   辽东镇明长城墙体分五种类型

  石墙

  长城墙体两侧表面均用块石或条石砌筑,一般中间用碎石、土、杂草等填实;也有一种墙体全部用条石或块石堆砌而成。

  河险墙

  以河道或人工开凿的河渠为屏障,与两侧的长城墙体形成统一的防御系统。辽西大、小凌河上存在着为数不少的“河空”。 “河空”两侧,修筑“空堡”、“墩台”,以增加河口关隘的防御功能。

  土墙

  用土坯垒砌而成或用土分层夯实筑成的长城城墙。把木板做的模具搭建于两侧,内部填土夯实或用土坯垒砌;待墙体结实后,撤去两侧的木板,便为城墙。

  劈山墙和险山墙

  劈山墙是在长城经过的高山处,将自然的山体开凿成陡峭的崖壁而形成天然的墙体。险山墙是对陡峭的山体进行修正,对有缺口的地方用砖石垒砌而形成的墙体。

  砖墙

  墙体两侧用砖砌筑,或墙体全部用砖石砌筑的城墙,墙体内部用碎石、泥土等填充。这种墙体顶部一般用砖墁铺成马道,两侧用砖砌筑内外女墙,规格较高,也最为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