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只为那“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独

19.10.2017  15:22

 

  金秋时节,阜新爱心与温情涌动 ——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由“星之家烘焙坊”生产的月饼吸引了 市民关注的目光。相对于琳琅满目、包装精美的各式月饼,“星之家烘焙坊”生产的月饼包装简单,质朴无华,但市民却争相购买。吸引市民的,不 仅仅是因为其良好的质量、上乘的口感、低廉的价格,更是因为这是“爱心月饼”! 

  月11日,由阜新日报社“报为媒大卖场”为“星之家烘焙坊”销售的爱心月饼告一段落。当日下午,阜新日报社副社长孙希强,阜新日报社编委、广告部主任白鹏,广告部副主任王四熠来到位于高新开发区的星之家孤独症康复训练托养中心,将销售月饼的钱款交到“星之家”负责人齐月娇的手上。 

  “阜新是个充满爱的城市,在这个城市我生活了半辈子,心里充满感恩和自豪。”接过阜新日报社“报为媒大卖场”零利润为“星之家”销售月饼的钱,齐月娇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此次,“星之家”还为阜新日报社送上了写有“爱心媒体助力,推动蜗牛公益”的锦旗。 

  “爱心月饼”受市民青睐  

  9月13日,本报以《“星星”的月饼怎么样?阜报邀您来品尝》为题,报道了由星之家孤独症康复训练托养中心“星之家烘焙坊”生产的爱心月饼入驻阜新日报社 “报为媒大卖场”,“报为媒大卖场”坚持零 利润为“星之家”销售月饼的新闻,并号召市民前来品尝,买一块月饼、献一份爱心。文章见报以后,前来“报为媒大卖场”品尝购买月饼的人络绎不绝。 

  一位年届六十的阿姨一边挑选着月饼一边说:“尝过了,口味清甜,价格便宜。” 一位70多岁的阿姨特意从辽宁工大北校区前来购买月饼,阿姨说:“家里的老太太看到《阜新晚报》的报道,嘱咐我这个媳妇无论多远都要买这个月饼,就算我不能吃那么多甜的,也要给我买一些。看到报纸宣传的好,广告做得好,也尽我的一点微薄之力吧!”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业老总一次买了300 块月饼:“送给员工一部分,剩下的送到敬老院。公益活动,重在人人参与,也是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吧。” ……  

  此外,阜新日报社的员工纷纷购买,送家人,送朋友,并通过微信等途径转发,将这一爱心传递下去。 

  让“星星的孩子”不再寂寞  

  星之家孤独症康复训练托养中心是一所服务心智障碍孩子的康复托养机构, “星之家烘焙坊”则是该中心探索自主创业之路,为18岁以上大龄心智障碍者提供的就业平台。在我国,大龄心智障碍者的生活一直是其家长最担忧的问题,让他们走出家庭、有事可做是家长们的共同心愿。 

  “作为一名特殊孩子的母亲,我每看到家长们焦虑的目光,内心感同身受的同时,也更想为这些家庭分忧解难,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学习,我们成立了‘星之家烘 焙坊’”。齐月娇说,此前,高新开发区举办了针对大龄心智障碍者的培训活动,为有志就业的轻度智力残疾人提供烘焙技能培训,旨在通过由简及繁、由易至难、量体裁衣的反复培训模式等,为残障人士打开就业通道。经过不断摸索、调整、改进,现在“星之家”烘焙坊生产的糕点面包达十余种,不仅味美价廉,而且因为严把原材料关,所生产的各类糕点健康绿色。“考虑到心智障碍孩子的特殊性,我们还不能让孩子们参与到烘焙的工序中,糕点只能 由聘请的技师和家长来做,每名家长带一名孩子,孩子们可以做包装,即在包装袋上贴上‘星之家’的商标。这个工作刻板单一,很合适他们做。”齐月娇说到。  

  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关爱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尺子。此前,《阜新日报》、《阜新晚报》多次对“星之家”给予报道,并全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寂寥太空星无语,暖暖大地人有情”,获悉这次“星之家”备足了上好的原料,阜新日报社“报为媒大卖场”再次伸出援手。 

  主流媒体彰显责任担当  

  从“为环卫工人找个歇脚地儿”激发社会正能量,到爱心众筹帮助患病少年,从开辟专栏报道扶危济困,到组织公益活动进行帮扶,“零利润”为“星之家烘焙坊” 销售月饼,阜新日报社一直践行公益,承担媒体的社会责任,助力倡导全民公益的社会新风尚。  

  10月1日,国庆节。阜新日报社“报为媒大卖场”工作人员刘大勇接到电话后火速赶往单位。“有市民打电话购买2斤月饼,我赶紧给他送去……”话还没说完,他自己的私家车已发动起来。  

  阜新日报社产经部主任赵利仁买了月饼给大家品尝。  

  为了提高“星之家烘焙坊”的知名度,阜新日报社广告部设计人员为“星星派点”设计了 LOGO,腾出版面整版刊发,送出“月满,人团圆”来自“星星”的中秋祝福语,并在“报为媒大卖场”门前打出“关爱孤独症儿童爱心月饼义卖”条幅,吸引市民的目光,唤起更多的人爱心。  

  不仅阜新日报社纸质媒体对“星之家”予以多次报道,“阜新微报”一直关注着这个特殊的群体,阜新日报社领导多次主持策划相关报道工作。  

  有一种爱,总让人感动。这种爱,不分年龄和性别,也不分身份与地位。因为这种爱,基于信念、道义、良知与责任感,出于不懈的努力和无私的奉献。在这片爱的光辉之下,召唤和集结着一批又一批 携手前行的人们。“希望我们的举动,能唤起社会更多人对孤独症这个群体的关注。”阜新日报社副社长孙希强如是说。  

  记者手记:此行,我们看到了孤独症儿童的家属对媒体的期待、信任和感激,他们反复地说着一句话:媒体的力量真强大。这对我们媒体来说,是鼓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媒体人,我们应牢 记使命,多为群众着想,多为百姓解难,那么我们的媒体就更有影响,也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