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我用乡愁来点赞查干哈达(图)

09.01.2015  16:34

  1月7日晚8时,由中央电视台精心打造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七集“阜新市查干哈达村——《远亲不如近邻》”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该片多元化地展现了阜蒙县佛寺镇查干哈达村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古朴醇厚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的乡土之物和深沉浓郁的文化积淀,引起了我市各界的广泛讨论,很多市民通过微信、微博、电话、短信等各种渠道,抒发这集《记住乡愁》阜新篇的观后感。

   我市著名学者 艾荫范

  7日晚收看了央视播出的《记住乡愁》的阜新篇。查干哈达村把具有蒙古贞原生态生活的睦邻节呈现给世人,表达了他们骨子里那种乡愁的情结。央视的《记住乡愁》节目开办得非常及时、非常好。七年前,我在贵报刊发过整版文章,题目是《渐行渐远的乡愁》。乡愁,就是对故乡的依恋,特别是对绿色时代的乡村,割舍不断、挥之不去的依恋,我认为这种乡愁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它是爱国主义基础,祖国不是抽象的名词,也不是一张地图,“祖国”二字植根于头脑中的就是家乡的山山水水、村村户户、远村近邻和一整套让人特别温馨的日常生活。人们熟悉它就象熟悉母亲的面容,所以,实质上爱祖国就是以爱家乡为基础的。

  爱人民必须以爱父老乡亲为基础。一个人断了乡愁就是断了心灵的根,成了精神上的游子,内心会感到空虚苍白,会动荡不定。如果一个民族中的许多人都断了乡愁,那么这个民族堪忧。事业可以四海为家,但心灵必须落叶归根。农村建设虽然也要与时俱进,但不论如何,都要尊重原住民意志、愿望,要让乡亲们有幸福感。故乡是每个人的慈母,游子不要忘记对故乡尽孝心,要经常回家看看,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投放资金技术,把故乡这个老妈妈打扮得永远年轻漂亮,这才是现代公民的觉悟。我用我的乡愁来点赞查干哈达!

   阜蒙县旅游文化研究会会长 暴风雨

  因为有着长达6年钻研查干哈达村睦邻文化的经历,阜蒙县旅游文化研究会会长暴风雨在影片中出场了好几次。片中关于“睦邻节”、“安代舞”和“查干哈达文化”的定义都是由暴风雨讲述的。该片播出后,记者联系了暴风雨,电话里暴风雨激动地告诉记者,“能被央视的记者采访,我觉得非常荣幸。虽然在镜头前有一些紧张,但还是把我们历史悠久的蒙古贞文化、红红火火的睦邻节通过央视的平台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蒙古贞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在看完这集节目之后,当时的情景和交谈内容又重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央视记者敬业的工作态度和认真的做事风格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这集《记住乡愁》能有如此高质量的原因。”

   阜蒙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牛立超

  “经过此前多日的努力,终于看到《记住乡愁》阜新篇《远亲不如近邻》节目了。我还在电视屏幕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真是让人激动。”阜蒙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牛立超兴奋地告诉记者。

  当时,阜蒙县委宣传部将佛寺镇查干哈达村睦邻节推荐给央视节目组后,央视摄制组经两次现场考察和深入调研,确定将该村选入摄制名录。牛立超说:“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就兴奋不已。”从2014年9月22日起,牛立超开始跟随中央摄制组在该村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拍摄。那些日子,牛立超忙坏了,早上6点就要起床工作,帮助摄制组做一些协调和后勤工作,每晚都要10点多才回家休息。“虽然很劳累,但是我们却快乐着。”牛立超说,我们是在为家乡做事情,在对外介绍和“炫耀”着我们家乡的好,我们是自豪的。

   阜蒙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 王静

  在新闻宣传岗位上工作了13年的王静说,7日晚自己准时观看了《记住乡愁》阜新篇《远亲不如近邻》节目。她说,阜蒙县广播电视局每年都派记者采访报道睦邻节,她也曾经在现场感受查干哈达村村民的热情,情浓于水的邻里情感,村民们传承的淳朴民风。2010年,阜蒙县广播电视局的专题节目《睦邻节幸福山村200年》曾在全国八省区蒙古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获二等奖,并通过内蒙卫视播放,让很多人知道并了解佛寺镇查干哈达村文化。对于乡愁,王静有自己的理解。她是蒙族人,从小在阜蒙县长大,在阜蒙县蒙古族高级中学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学习蒙古语言文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将所学回报家乡。她曾在出版的散文集《芬芳乐土》中抒发自己的乡愁。她真心希望,把家乡的优秀文化宣传出去,为进一步打造阜新文化名片做出应有的贡献。

   查干哈达村党支部书记 吴秀英

  作为查干哈达村的党支部书记,吴秀英挨家挨户通知《记住乡愁》的播放时间。采访时,吴秀英难掩她喜悦激动的心情。“我太激动!太高兴了!我们查干哈达村的传统民俗文化能够在央视播出,这是我们全村人的骄傲!当天晚上,我们全村就好像过节一般,村民们三三两两地围坐在电视机前,共同关注着查干哈达村在中央电视台的亮相。这集节目中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在我们村子里的,其中一些夫妻吵架,邻里不和的调解工作,我都是亲自参与过的,通过央视的镜头再回头看看这些日常的生活,觉得既亲近又有乐趣。看着电视机里那些熟悉的场景和人物,心中既亲切又自豪!”

   原阜蒙县查干哈达村党支部书记、查干哈达村老人会负责人 白宝山

  查干哈达村的原党支部书记白宝山被村民亲切地称呼为“老书记”,也是村里老人会的负责人。这集《记住乡愁》播出后,白宝山和记者聊起了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的感受。“片子里把我们老人会介绍得非常详细和真实。多年以来,我们老人会一直秉承着“一家有事百家帮”的原则。老人会已经渐渐成为了全村的协调机构。从影片中,我能明显地感觉到,我们睦邻节的影响和规模越来越大,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到我们的睦邻节之中。我们也希望能够更多的朋友来到我们的睦邻节,来亲身感受我们这种淳朴的民族文化。”

   查干哈达村的80后大学生代表 白天松

  作为从查干哈达村走出的80后大学生白天松也在影片中出现了好几个镜头。从南开大学毕业的白天松目前在天津的一家证券公司工作,自小受查干哈达村传统和睦文化的熏陶,让白天松在职场中愿意和同事分享经验、互帮互助。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白天松已经从基层职员升至总经理助理的职位。《记住乡愁》播出之后,记者和远在天津的白天松通了电话,电话中他讲了自己的感受。“这个节目我是在单位里和同事一起观看的。当时我非常骄傲地和同事介绍自己的家乡,身边的同事非常羡慕我能出生在这样一个民风淳朴,文化浓厚的小村落中。影片中出现了自己的几个特写镜头,让我在单位里也有了一些小名气。作为从查干哈达村走出的80后,我觉得身上的责任重大,看到村里的很多方面都还很落后,我就一直有个想法,想把所有从查干哈达村走出的年轻人组织在一起,为我们的乡里乡亲做点实事。”

  百集纪录片《记住乡愁》阜新篇的播出,在我市造成了一次不小的轰动。很多的市民都在感叹自己所在的城市有着如此淳朴和真实的民族文化,并更加意识到这样的民族文化应该保护和发扬,应该让查干哈达村的“知恩报恩,相敬互谦”的和睦精神在全市推而广之。

沈阳市和平区打造沈水之阳文旅创意产业带
  6月6日,在和平区文旅局指导下,辽宁频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6月11日开幕
  辽沈晚报记者王琳报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开辽宁频道
这个周末可来沈阳市图书馆看展览听讲座
  辽沈晚报记者朱柏玲报道 在这个周末,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