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老三夏”增添“新景观”

17.06.2016  10:45
    又到了被农民称为“焦麦炸豆割麦天”的三夏时节。眼下,在关中大地,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连日来,记者行走在乡间,发现年年忙三夏,年年景不同。透过隆隆机声、笑语欢颜,可以感受到“老三夏”增添了“新景观”。 
        农忙集中  用时更短 
        “如今三夏,不同以往。收,有收割机;种,有播种机。连收带种,半天时间就搞定了,顺便还能把秸秆卖成钱,收获的小麦转身就能卖给收粮的,然后就等着数票子啦!”6月7日,三原县大程镇西张村南徐组农民徐金平说,要放在以前,收割、运输、打麦、晾晒、施肥、播种……“三夏”期间,全家人至少得忙活半个月。现在全都机械化了,又快又好。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小麦适期晚播技术的推广,近年来,我省“三夏”收种时间明显缩短,农忙越来越集中。加之今年6月初连续几天的降雨,造成我省旱地、灌区小麦集中成熟,关中东部小麦收割时间较往年推迟了两天,西部小麦的收割间期缩短,小麦主产区收获更加集中,全省抢收抢播任务加重。 
        “今年咸阳市麦收的一大特点就是信息畅通。目前,还没见到有拦截机器的情况,机收市场行情相对稳定。”咸阳市农机管理中心主任刘辉介绍,今年咸阳南八县平原地区,小麦收获面积243万亩,截至6月7日,已收获91万亩。全市小麦收获已进入高峰期,只需3天,剩下的152万亩小麦即可收获完毕。 
        6月6日,渭南市临渭区。刚刚跨区作业回来的农机手梁渭文说,他是有20年经历的“老麦客”,今年第一次不用为联系收割地块的信息犯愁了。原来,为了解决小麦收获期集中的问题,临渭区专门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农机手不仅可以了解“三夏”期间的加油点、维修点和天气预报等服务信息,还能随时掌握和联系全区各地块小麦的成熟情况,让机手和地块精准对接,避免了麦熟没机收或收割机扎堆的现象,有效地提升了麦收进度。 
        “今年关中地区小麦收获非常集中。在机收高峰期,每天机收量在200多万亩。”省农机局副局长段保群说,今年三夏,我省组织2.8万多台联合收割机,将完成小麦机收1400万亩。目前,全省机收市场基本稳定,“三夏”正在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私人订制”  悄然兴起 
        近日,在外地打工的岐山县蒲村镇双桥村村民王同兴,眼看到了收麦季节,可自己却回不去收割。正当他着急上火之际,听说县上有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出“预约收种服务”,这下可把他乐坏了。6月2日,王同兴连忙给稼乐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闫让岐打电话:“今年麦收不能回家了,俺家的5亩地收种就交给你们了。作业费我通过微信转给你们行吗?”“行,收种没问题,收小麦每亩50元,种玉米每亩40元,你家5亩地,一共450元。交给我们你就一百个放心吧。”王同兴说,权当是用来回奔波的费用,购买了收种服务。这样他可以安心地在外打工了。 
        据了解,为了让外出务工人员和农村无劳力农户,解除三夏麦收的后顾之忧,岐山县稼乐、运丰等有条件的18家农机合作社,在县农机中心的引导下,陆续推出“私人订制”预约帮扶服务,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和好评。该项服务推出后,前来预约的客户络绎不绝。仅稼乐农机合作社一家,今年三夏就已经接到26个“私人订制”的预约电话。截至6月6日,全县就有3000余户外出务工人员预订了这项帮扶服务。 
        “私人订制”预约帮扶的悄然兴起,让更多外出的农民工,不再为“三夏”家里的农活犯愁了,也不用大批返乡奔波了。虽然掏钱买服务,但“专业的农活”交给“专业的人”去干,他们既省心又放心。青化镇南阳村60多岁的张老汉说:“我们村现在的中青年劳力都外出务工了,往年还要大批返乡。现在有了‘私人订制’服务,我们这些老人‘盯着’就把庄稼活搞定了。” 
        据悉,我省除部分丘陵山区机械无法作业之外,小麦机收和玉米机播,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至2015年底,全省一共有960多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其中,有很多已开始尝试这种半程、全程式的“保姆式”社会化服务,取得了较好效果。不仅岐山县18家农机合作社,还有户县渼陂泽润农机合作社、凤翔恒丰昌农机合作社等,农户只要支付一定费用,就能获得合作社相应的服务。“私人订制”服务,既降低了农机闲置率,又提高了亩均收入,还对解决“谁来种地”问题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秸秆还田  深松土地 
        随着潼关、蒲城、华阴等县的陆续开镰,渭南市三夏农机化生产拉开了大幕。 
        6月3日,在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蝶吴村,卜大爷刚刚收割完自家3亩小麦。田地里,随着收割机驶过,小麦秸秆被打成方方正正的一捆,整齐地在地里一字排开。“自从有了捡拾打捆机,收麦的同时,秸秆就被自动打包成捆,我只需搬到车上,送到秸秆专业合作社,然后就等着数票子啦”,卜大爷指着地里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方块”说,“真没想到,以前没用的秸秆,现在还能卖钱。一亩地能多出100块钱的收益呢!” 
        “目前看来,渭南市秸秆综合利用情况比较好。大多数区县推广了秸秆还田,已经深入人心。”正在地头察看情况的省农机推广站站长童发展,对渭南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表示满意。童发展说,今年我省确定了65个农作物秸秆利用重点区和禁烧区,力争实现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81%的目标。 
        6月7日,在三原县大程镇西张村的一片麦田里,三五台不同类型的农机正在作业。原来,这是三原县山清水秀合作社正在开展订单作业。只见小麦联合收割机将小麦收割完,捡拾打捆机紧随其后,将秸秆结结实实打包成一个个方块,接着深松机械开过,将土地深松一遍…… 
        “我刚从河南那边赶场子回来,过两天还要赶到耀县,然后去甘肃。”机手王银生告诉记者,这两天小麦收获集中,他从早上5点就开始干活了,一直忙到晚上。“深松机过一遍,把地上的硬土就打散了,保墒好得很。加上今年政策好,深松补贴可以给合作社和农机手了,一亩40块,就相当于给项目区农民免费深松呢,农民可愿意了。”王银生如是说。 
        据悉,今年全省计划完成深松整地作业面积400万亩,项目区内经验收达到作业质量和标准要求的,每亩补助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