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时隔五年 他终于等到了这声“爸爸”

08.12.2017  08:35

  “爸爸,爸爸……”5岁的儿子流着泪水一声接一声地叫着,这是他与儿子时隔5年的再次相见,他终于等到这声迟到5年的“爸爸”。

  沈阳男子王博离婚时,儿子判给了前妻,之后因孩子抚养费问题,两人经常发生矛盾。

  近日,在和平区人民法院4次心理疏导和10多次调解后,他们终于和解,一家人一起旅游,还拍了全家福……

  据悉,法院在诉调对接工作中引入心理辅导机制,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参与诉前调解,探索矛盾纠纷专业化、社会化和人性化解决方式。

   因抚养费她在法院哭闹

  心理咨询师实施心理干预

  2012年,沈阳女子张秀与男子王博离婚纠纷一案,经法院审理判决双方离婚,婚生子由张秀抚养。2014年,张秀起诉要求增加抚养费,得到法院的支持;2017年,张秀起诉要求王博一次性支付婚生子抚养费,被法院驳回。张秀对判决不服,再次提起诉讼,要求将婚生子抚养权变更给王博。

  由于张秀要求一次性支付抚养费的请求曾被法院驳回,因此在此次调解中,她对该裁判结果提出质疑,还在办公室大声哭喊吵闹,并对办案人员指责咒骂……

  幸好,诉调对接团队心理咨询师王旭及时实施了心理干预,稳定住了张秀的情绪。

  在随后的沟通中,心理咨询师运用判断抽离技巧,发现了张秀的正向、善良的一面,于是决定双管齐下,对张秀和王博进行全方位心理疏导。

   经过调解

  他主动给前妻发去信息

  在和张秀沟通前,心理咨询师先与王博进行了沟通。由于王博赋闲在家多年,已经部分丧失社会功能,总是自说自话,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打转。而且经过多场官司,王博对张秀已经极度不信任,曾怀疑孩子非亲生,并做了亲子鉴定。如今他更是怀疑鉴定结果被张秀动了手脚。

  为了让王博改变错误认知,心理咨询师向他讲述孩子的成长教育、张秀一人带孩子的艰辛不易、男人的责任担当,并将手机号留给了王博。无论什么时间,只要王博有疑问,心理咨询师就耐心地回复和鼓励他。

  在心理咨询师的努力下,王博有了很大的变化。他看到孩子的照片时,感觉“越来越像自己”了,还主动给张秀发了短信:“这几年辛苦你了,你对孩子的心,我都知道。

   听了三个问题

  她同意和前夫见面

  与王博沟通成功后,心理咨询师趁热打铁,开始做张秀的调解工作。他首先给张秀提了3个问题:

  1.孩子出生,父亲都是欣喜若狂,为什么你孩子的父亲第一件事就是去做亲子鉴定?

  2.王博5年没有主动看过孩子,只是王博自己的原因吗?如果王博来看孩子,你能心平气和地对待吗?

  3.一个5岁的孩子处在身心健康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会在与父母的相处模式中学会将来与同性和异性之间的相处方式。父爱的缺失该如何弥补?双方回避不见面,不把话说开,或者见面就吵,问题怎么解决?

  听完这3个问题,张秀的内心受到很大触动,她同意带孩子跟王博见面。

   10余次调解后终“和好

  全家人一起旅游拍照片

  5年的家庭纠纷,在3次开庭、4次心理疏导和10多次调解之后,当事人双方从起初的“剑拔弩张”到“心平气和”并最终和解。一声迟到了5年的“爸爸”让亲情回归——张秀撤回起诉,不再要求变更抚养权,王博也在积极履行责任。

  随后,王博给心理咨询师发来信息:“现在很珍惜这份亲情,抚养费什么的都是小事儿,我得赚钱养家了。

  与此同时,张秀也发来信息:“认识你们是一种幸福。”她还告诉心理咨询师,家里的钥匙给了王博一把,方便爸爸接送、照顾孩子。

  此外,她还发来了一家三口一起游玩的照片,其中一张照片的备注上写着:“宝宝的周末又开始了,这个周末宝宝格外的开心,爸爸答应带他去支帐篷烧烤,看到儿子重新拥有了父爱,我特别欣慰。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首席记者 胡月梅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胡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