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37℃以上40℃以下 露天作业不超6小时

27.06.2019  09:40

  记者昨日从省卫生健康委获悉,省卫健委目前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做好2019年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用人单位要认真落实防暑降温主体责任,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高温劳动者

  要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目前我省已进入高温酷暑季节,为切实做好高温季节防暑降温工作,有效防范和控制中暑事件的发生,尽快完成接触高温的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对于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当及时调整作业岗位;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严格按照标准发放高温津贴;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从事露天作业及在温度超过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环卫工、快递员等行业

  需重点防暑

  通知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露天采矿、井下高温区采掘、炼铁(钢)、锅炉、露天巡检等重点行业高温作业岗位的监督检查。要督促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建筑工、环卫工、巡线工、快递员等露天作业岗位防暑降温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要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执法,督促用人单位认真落实各项防暑降温措施,避免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

  老年人也是

  防暑重点人群

  记者从中国医大一院急诊了解到,根据去年夏季的经验,在高温天气里接治的热射病患者80%都是年老体弱者。这是因为老年人的机体散热功能不好,而他们身体的敏感度又差,自我照料能力差。当刚开始出现中暑先兆症状的时候,他们往往不容易觉察,等家属发现问题的时候老人已经出现了高热、昏迷等症状。还有就是老年人普遍拒绝空调。

  据去年的经验,急诊因异常高温送来急救的患者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纯粹的中暑患者,之前并无其他基础疾病;第二类,是之前有冠心病等一些基础疾病,因天气炎热诱发了心梗等急症送来抢救的。为此今年夏季年老体弱者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格外注意防暑。

  辽宁省名中医郭振武介绍,长夏季节暑热之气多夹杂湿邪袭人,因此人体易中暑。夏季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脾的运化功能,比如瑜伽、慢跑、散步等。长夏时还应注意规律饮食,一日三餐需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要荤索搭配,常吃绿色蔬果。应尽量避免食用有刺激性、难于消化和寒凉的食物,如酸辣、油炸的东西、冷饮,冰箱饮料、冰镇啤酒等。长夏祛湿可适当喝一点姜枣茶或苦荞茶;也可用芡实、薏米、赤小豆、莲子等煮制健脾祛湿汤。暑热高温天气可用藿香、佩兰、荷叶、薄荷等冲煮饮用或直接用藿香正气水;绿豆煮水可祛除暑热,食用山药、山楂等也能起到一定的健脾作用。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李文慧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李文慧

辽宁:提醒!高温40℃以上应停止室外作业
  目前,辽宁省已进入高温酷暑季节,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