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园图》被识货人窃取一段

27.04.2018  07:32

  苏轼的《阳羡帖》。

  1945年到1963年,两幅国宝级书画《阳羡帖》《青园图》流落庄河。后来几经辗转,终被旅大文物店的陈钟远发现,将其送到旅顺博物馆保存。在庄河这18年中,两件国宝历经坎坷。当地考古爱好者孙德宇经过大量走访,费尽周折,还原了当时的一些细节。

   不识字的农民被识货的亲戚骗,《青园图》被裁成两段

  “事情还得从1945年日本战败、溥仪携大量珍贵文物出逃、伪皇宫内出现侍卫裹窃书画这件事说起。”当地杂志《庄河记忆》编辑孙德宇对记者说。

  孙德宇是当地有名的考古爱好者,为查清国宝的经历,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他讲道,在溥仪出逃的混乱中,一个名叫何成山的侍卫卷走了两幅字画和一把精致的茶壶,然后返回老家庄河青堆子镇。与他同行的还有一个当兵的老乡,姓王。由于老乡没抢到东西,何成山便将那把茶壶和一幅字分给他,那幅字即是苏轼的《阳羡帖》。他自己留下一幅山水长卷,即明代画家沈周所作的《青园图》。他们当时只知晓这两幅书画是宝贝,但何人所作、价值多大,他们也不清楚。

  “回到老家后,何成山把那幅山水长卷交给父亲何有林。几年后,何成山出国务工,再也没有回到家乡,最后病死他乡。”孙德宇说。

  孙德宇讲道,1952年,何有林想卖掉这幅山水画补贴家用,于是他便找到亲戚吕某帮忙鉴定。吕某是当地的商人,喜欢收藏字画,自己也能书会画。

  这幅画中有三间茅庐,里面坐着一位读书人,屋前有一弯河水和起伏的山陵,画面富有生活气息,优美自然,有书画功底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此画出自高手。画的署款为“长洲沈周”,沈周与唐寅、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因首书有“青园”二字,此画即应是《青园图》。《青园图》在《石渠宝笈续编》中有记录,为清朝宫廷宝物。“吕某看到画卷上醒目地盖满了十几方历代名家收藏印,特别是清代皇帝的御印,知道这幅画非同一般。”孙德宇说。

  吕某当时并没有买下这幅画,估计是他手头的钱不足以匹配这幅画的价值,或者他不忍心以低价收购这幅画,欺骗何有林,但他将画卷还给何有林时,画卷的一部分却缺失了。原来吕某看到画卷的题跋部分有沈周自题的一首五言诗,动了贪念,他利用裱画技巧,把题跋部分的沈周自题诗裁下来,又把原画对接裱好,交还给何有林,并告诉他要把画保管好,这是一幅好画。

  何有林不识字,对书画的形制规格一窍不通,很长时间也没发现破绽。据说后来何有林凭记忆想起这幅画少了一方大印,本想找吕某问个究竟,但又想都是亲戚,最后作罢。

  孙德宇接着讲道,1953年,何有林的手头更紧了,就把《青园图》送到青堆子镇仅有的一家寄卖店售卖,但过了很久也无人问津,因为附近收藏者感到这幅画来路不明,担心是赝品,最后还是寄卖店的店主低价收购了这幅画,也没太当回事。

  “至于《青园图》丢失的那部分,也于1961年被吕某以300元的价格偷偷卖掉。它后来成为追查整幅图卷的线索。”孙德宇说。

   农民卖画遇到识货人,《阳羡帖》得以完整保存

  再说何成山那个姓王的老乡。两家距离很远,两人分手后便没有再见面。苏轼所书写的《阳羡帖》被姓王的士兵带回老家后,一直保存完好。1953年左右,这个姓王的人患病急需用钱,听说本镇有个叫唐秀山的大夫是个字画收藏家,便把这幅字带给唐秀山鉴定。

  据唐秀山的儿子唐永杰讲,唐秀山当时被这幅字上钤有密密麻麻的印章震惊,仔细研究其中的印章才知道这幅字被称为《阳羡帖》,曾经在皇宫收藏,作者就是北宋文学家、大书法家苏轼。

  唐秀山心中甚是欢喜,想到自己见过无数书画,却从未见过这么好的作品。交谈中,唐秀山得知了这幅作品的来源,便想买下来,但卖主索价太高,唐秀山一时也拿不出那么多的钱。双方多次讨价还价后商定,唐秀山用自己收藏的两幅画作,再加上200元现钱,换下了这幅《阳羡帖》。此后,唐秀山将这幅字仔细地用一个防潮橡皮桶装好,放到家中的屋顶棚里精心保存。

   记住陈钟远这个人

  对于这两幅字画的经历,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刘俊勇也做过专门研究,还参与过收藏。“《阳羡帖》《青园图》均是国家一级文物,是国宝。《青园图》是沈周画艺成熟时期的作品,也是沈周的得意之作。《阳羡帖》是苏轼书法中的精品,有书法家认为就书法的精致程度而言,《阳羡帖》可与王羲之的《兰亭序》相媲美。”有意思的是,《青园图》的作者沈周曾经收藏过苏轼的《阳羡帖》。“如今,这两件国宝能够在博物馆中妥善收藏,陈钟远老先生功不可没。收藏时间是1962年和1963年。”刘俊勇告诉记者。

  陈钟远在上世纪60年代是旅大市文物店业务组的负责人,当时旅大市文物店负责辽南地区的文物收集工作,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旅顺博物馆提供有价值的藏品。

  旅大市文物店原副经理曹钧在回忆文章中提到,《青园图》是陈钟远分两次收集上来的。他先是在庄河青堆子镇发现了《青园图》的题跋,但画卷却不知去向,陈钟远认为画卷很可能也在庄河青堆子镇。为此,他多次往返于大连和青堆子镇之间,反复调查追问,始终不放弃,终于将原画作找到、收购。旅顺博物馆将《青园图》的题跋与画卷一起运至上海博物馆,由该博物馆的专家们重新装裱,使原物合璧。

  据孙德宇介绍,在1963年,陈钟远曾三次来唐秀山家看画,动员唐秀山把家中收藏的书画拿出来,对他说,凡属国宝级的作品,都应卖给国家,收藏在博物馆里,留给后人欣赏。正是在陈钟远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唐秀山将自己珍藏的三件作品——苏轼的《阳羡帖》、董其昌的山水画、上睿(蒲实子)的山水画,以2900元的价格卖给旅顺博物馆。

  刘俊勇说,他曾与陈钟远长期共事,与老先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不仅是《阳羡帖》《青园图》,旅顺博物馆的许多一级文物也是陈钟远老先生收集到的,比如清代画家禹之鼎的《送子天王图》,被认为是临摹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画作,极为珍贵。再比如清代画家郭朝祚的画作《西征准噶尔战胜图》等。陈钟远对旅顺博物馆的书画收藏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一位“幕后英雄”。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傅淞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