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城乡百姓尽享“民生套餐”(图)

25.12.2014  10:57

  棚改回迁楼拔地而起。丛楠 摄

  棚改户喜迁新居。丛楠 摄

   核心提示

  年终岁尾,从鞍山市“实事办”传来喜讯,2014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的20件实事已全部高质量完成。实事项目涵盖了就业、住房、教育、城市建设、社会保障、环境整治及支农惠农等诸多方面,件件直指百姓最忧最盼最急难题,大大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指数。

  棚改居民住上了崭新的回迁楼,大学毕业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城市市民喝上了甘甜的大伙房水库水……随着2014年鞍山市委、市政府承诺的为民办的20件实事的全面完成,全市城乡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发生在身边的变化,从政府所办的实事中得到了极大的实惠。

   听从民意确定项目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各级党委、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鞍山市委、市政府领导认为,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要高度重视民生,全力保障民生。早在去年年底,鞍山市就确定在2014年继续办好20件民生实事,建立民生工作长效机制,让改革发展振兴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实事项目要顺民心,先要听民声。鞍山市“实事办”就2014年要为民办的20件实事,通过本地新闻媒体及电话、邮箱、书信来访等渠道广泛征求民意,共征集到群众意见建议600余条。鞍山市“实事办”及时对这些群众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归类和汇总,并就具体实事项目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一一沟通对接,重中之重是落实建设资金,做到民生工作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之后,将初拟的实事项目积极征询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再提交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研究确定,对外公示,接受监督。因此经过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意见并反复讨论,最终得以出炉的实事项目既符合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又合理可行。

  2014年,鞍山市委、市政府在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的基础上,把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加快棚改回迁房建设、提高低保标准、推进大伙房水库水源供水工程、落实城乡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完善公共行政中心建设等确定为要为民办的20件实事,共包括35个具体项目。与往年相比,2014年的20件实事所涉及的领域更加宽泛,涵盖的内容更加丰富,“普惠性、全局性、可行性”的特点更加突出。在采访中,鞍山市政府领导一再强调,列入20件实事中的民生项目说到做到,兑现承诺,同时没有列入但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其他民生工作也要做,并且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