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韩雅玲:不在乎起点,要赢在终点

19.12.2014  16:04

 

 

 

在学医征途上,她屡次“变不可能为可能”:从部队被保送上了医科大学后,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的底子,却以全年级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33岁读硕,38岁读博,虽然年纪大同学一轮,却凭着勤奋劲儿成了导师眼里“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在行医生涯中,她不断实现人生的跨越:尚在读博就被破格任命为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仅用6年时间,就带领这一普通科室跨入全军“重中之重”研究所;她本人更是在攻克一个个科研难关、啃下一块块治疗“硬骨头”后,最终实现了由战士到院士的“转身”。

  2013年岁末,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名单公布,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心血管内科主任韩雅玲赫然在列。对于入伍时只有小学文化的韩雅玲来说,实现从战士到院士的跨越,无异于完成了一场“长征”。

  ■“她是我的第一个女博士,也是我带过的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1974年,韩雅玲所在部队选拔出5名女兵提干,入伍5年且工作出色的韩雅玲正是其中之一。然而,5人之中唯有韩雅玲的想法特别:“我想上学读书,掌握医学本领,将来给战友们治病。”组织找她谈了五六次话,非但没有说服这个“倔丫头”,还被她的这股劲儿打动了。第二年,韩雅玲被保送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学习。毕业时,她的成绩在全年级400多人中位列第一。

  虽然医科成绩不错,但对于没上过初高中就直接上大学的韩雅玲来说,仍面临综合知识基础差的难题。1983年,在军区与中国医科大学联办的“提高班”上,韩雅玲遇到了更严峻的考验。当时,她的数理化需要在一年时间内从初中补到高中、再到大学。特别是英语,韩雅玲的入学考试只得了9分。老师用英语授课,问她听懂了什么,她如实回答:只听懂一个“OK”。然而,毕业前的一堂英语课上,老师连续提了8个问题,韩雅玲对答如流,同学们都惊呆了。但大家并不知道:那年的数九寒冬,在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她让出差的爱人锁上房门,自己顾不上做饭、烧火墙,每天只啃馒头、吃咸菜,穿棉衣、戴棉帽“全副武装”御寒,一遍遍地听着英语磁带,背诵着一段段英文……

  “不要在乎起点,因为要到达的是终点。”韩雅玲说,“曾经有人问我,对于成功的最大感悟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坚持’。

  1986年,33岁的韩雅玲报考第三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尽管她在10名上线考生中名列前茅,但其他条件却是最差的:短学制大学生、年龄大,又是孩子的妈妈。而她所报考的导师祝善俊教授只有一个计划招生名额……这些,几乎将韩雅玲的求学之路堵死了。

  果然,两批复试名单中都没有韩雅玲的名字。情急之下,韩雅玲分别给训练部领导、研究生招生办和导师祝善俊教授写了一封信,详细介绍自己的情况。一个月后,韩雅玲接到“速来复试”的电报。当她匆匆赶到学校时发现,整个走廊里空荡荡的,只有她一个人。工作人员告诉她,她是唯一的考生,这次复试是特别为她设立的。

  后来她才知道,祝善俊教授看到信后非常感动,决定“帮一把”。为此,祝教授及时逐级反映情况,最后时任校长程天民院士在学校招生满额的情况下,特意又从总部要了一个扩招名额。

  韩雅玲在第三军医大学读研时,基础实验的条件很差:实验室是她“”来的一间地下室,四壁都长了青苔,实验设备非常破旧。她却喜欢沉浸在这安静的环境中做实验。由于长期接受X线机的照射,韩雅玲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很多。为了赶时间,她就边吃药治疗边做实验。

  1991年,38岁的韩雅玲考上了第二军医大学的博士。攻读博士期间,韩雅玲比同学大十多岁,体力、精力都开始下降了,可凭着一股勤奋劲儿,她的论文被评为第二军医大学首届研究生优秀论文奖。导师陈思聪教授说:“韩雅玲是我的第一个女博士,也是我带过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一个人成功不算成功,我的目标是要让我的团队成员都获得成功

  1994年2月,还在第二军医大学攻读博士的韩雅玲忽然接到通知:已经任命她为沈阳军区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上级的任命让韩雅玲大为意外。原来,在之前的职称晋升答辩中,她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深厚的技术功底已给专家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任军区考核组组长的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张新生极力向医院举荐,建议破格任命她为心血管内科主任。经进一步考察,医院党委最终采纳了专家组的意见。于是,41岁的韩雅玲成了医院当时最年轻的科主任,也是全军最年轻的心血管内科主任。

  就在韩雅玲走上科主任岗位之初,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还是个小科室,只有30张床位,学科基础非常薄弱。为了带领科室发展,已逾不惑之年的韩雅玲跑遍国内几十所医院,先后出访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获取最前沿的医疗知识,掌握最新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而后,她又成立了心血管介入治疗中心,创建了独立的手术室,并引进血管造影机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仅用6年的时间,韩雅玲带领的心血管内科就完成了从医院普通科室到全军“重中之重”研究所的跨越式发展。

  多年来,韩雅玲甘当年轻人的“铺路石”,给他们出思路、解难题。结合每名医生的特点,她专门制订培养计划,鼓励他们多出成果。

  2001年,第四军医大学硕士毕业的徐凯分配到心血管内科。韩雅玲发现,读研期间就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并参与多项基金课题的徐凯是个好苗子,便指导他攻读了博士学位,2007年又帮他联系好了到美国研修的机会,还为他争取到了助学金。如今,学成归来的徐凯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崭露头角,成为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中青年技术专家。

  事实上,就任科主任以来,韩雅玲已先后帮助10余名骨干医生联系出国研修。在他们学成归来后,她又想方设法给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作为学科带头人,科室每开展一项新技术,韩雅玲都要率先排除难题,趟出路子,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再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而她自己又去开拓新的领域。在韩雅玲的带领下,科室人才辈出:15位兼任军队及省级专业委员会委员以上学术职务;18人承担国家或省级研究基金课题。她亲自培养的1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更是遍及军内外,成为各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她领导的科室被誉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心脏中心之一,并连续5年荣登“中国最佳声誉专科排行榜”。

  “一个人成功不算成功,我的目标是要让我的团队成员都获得成功。”韩雅玲说。在她看来,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受益。截至2014年12月,韩雅玲所在的科室共完成各类心血管介入治疗手术4万余例次,总成功率达99.3%。

  为了扩大患者的受益面,自2005年担任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来,韩雅玲主持建立了由110余家军队各级医院心血管专科组成的介入治疗质控网络,监管指导了逾20万例心脏介入手术。近5年来,她先后200余次在国内学术大会上作学术讲座和手术示教,20余次主办学术会议和培训班,为提高心血管病患者的健康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研究要让患者受益,不能为了科研而科研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约3亿人,每年有300多万人被夺走了生命。为了让众多的患者治得好病、看得起病,在科研创新的路上,韩雅玲始终坚持一条准则:医学研究要从患者的临床需求中去寻找课题,要以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来驱动科研,通过医学科研真正解决临床难题。

  冠状动脉左主干是为心脏供血的最重要的血管,其血流中断十几秒即可引发猝死,因此一度被国内外视为介入治疗的“禁区”。自1997年起,韩雅玲围绕左主干病变支架术进行潜心摸索和临床实验,最终研究出一种“新型微小挤压支架术”,成功解决了双支架术后血栓和再狭窄风险增高的难题。至今,她主持开展了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1700多例,其中新型微小挤压支架术450多例,成功率达99.8%。

  在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病变被称为冠心病介入治疗需要攻克的“最后堡垒”。为攻克这一难关,韩雅玲经过反复实验,于2000年发明了“多导丝斑块挤压术”。这一创新技术不仅简化了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并发症,更可贵的是,与当时的同类技术相比,平均每例手术可为患者节省约1万余元。目前她共主持开展了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3000余例,其完成例数和成功率均居国内外前列。

  同样,冠状动脉支架手术存在着术后再狭窄风险高、进口药物支架价格昂贵的问题。为此,2006年,韩雅玲牵头启动了全球首项新一代生物可降解涂层药物支架治疗冠心病的多中心研究,经过4个国家59个医院2077名患者长达5年的术后随访,这项关于国产新型药物支架的研究成果付诸临床实践后,大量国内冠心病患者从中获益,进口支架价格大幅回落。

  当年,支架手术前用球囊导管预先扩张血管是国际通用的标准操作,可一根球囊导管就需要花费近万元。韩雅玲在实践中发现,对于一些血管斑块纤维化较轻的患者,不用球囊预先扩张而采取直接支架植入术就能达到治疗效果。冒着手术失败可能要承担后果的风险,韩雅玲成功地进行了突破。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全世界作为常规使用。

  此外,韩雅玲还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最凶险的血栓并发症,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剂量、配伍和疗程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性探索,率先应用双倍剂量抗栓药物氯吡格雷、三种抗血小板药物联合用药等疗法,使支架术后长期血栓风险减少了一半。她还主持了多项抗栓领域药物和器械的大规模临床研究,在保证疗效一致的同时,大幅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在心血管疾病之中,危害最大的当属急性心肌梗死。1996年,韩雅玲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急诊介入绿色通道,以及导管室及手术人员全天候备班等管理模式,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病死率由8.7%降至0.91%。因发病急骤,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能及时接受介入治疗,致使血管开通延迟造成休克、猝死等。对此,韩雅玲于2006年最先在国内提出了溶栓后介入治疗的新理念,并主持了心肌梗死发病早期使用尿激酶原溶栓、间隔90分钟后再实施介入治疗的新方案,使患者非致死性出血发生率大幅度降至1%。

  为了突破急重心血管病难以现场救治的瓶颈,韩雅玲于2008年最早提出了建立一个具备介入等治疗功能的移动导管室的设想,并亲自设计方案,邀请骨科、神经外科、介入科等10余个兄弟科室共同参与,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协力攻关,奋战5年多,终于成功研制出可在现场开展微创介入救治心血管伤病、颅脑血管损伤等5大类20余种介入手术的移动导管室。这项获2项美国发明专利和2项国家发明专利的创新,为解决重要集会、突发事件现场和偏远地区等特殊情况下急重心血管伤病患者的现场救治提供了一种全新方法,目前,已在边远地区成功为17名患者实施了冠心病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造影术。为了使现场救治的适应证从心血管急重伤病扩展到全身多种重要器官的急重伤病,并使急救手段从介入治疗扩展到介入和外科联合治疗,韩雅玲又带领课题组成员着手研制升级版的移动式介入和外科复合手术室(俗称“杂交手术室”)。

  从事冠心病介入治疗研究以来,韩雅玲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际上,她更是频频亮身:40多次受邀在国际会议上介绍复杂高危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经验,17次在国际会议主会场成功进行了复杂疑难冠心病介入手术直播演示,7次应邀在境外医院主持完成高危疑难介入手术。她的研究成果多次被国际权威教科书和专家共识引用。

  ■“作为医生,应当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延续患者的生命

  在同事眼中,韩雅玲对待工作有种“拼命三郎”的精神。担任科主任之后的半年,韩雅玲还亲自担当住院总医师,吃住全在科里,其间,只回过几次家;她连续9年多担任一线值班医生,吃住在导管室,以便保证第一时间给急诊患者完成介入手术。出差在外,她每天也要多次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联系科室,查问或指导危重住院患者的救治;出差一回到科室,她总是很快换上白大衣,到病房给疑难患者诊查和实施手术。

  进行复杂疑难介入手术常常需要连续站立数小时,长此以往,韩雅玲双膝出现积液,有时肿疼得无法站立和行走,只好坐轮椅、拄双拐。韩雅玲回忆说,那是一段艰难的时光,科室人才队伍还在培养过程中,一旦遇到难度较大的手术,为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她必须要亲自上阵,有时让同事们把她抬到导管室,坐在椅子上为患者完成手术。

  1995年,韩雅玲接受了一次大手术,身体十分虚弱,医生叮嘱她至少要休息3个月。可术后仅7天,一位86岁的老人突发心肌梗死合并休克,连续数小时神志不清,无奈,医生和家属一起来向韩雅玲求救。给如此高龄的垂危老人做心脏手术,风险可想而知,更何况当时韩雅玲的体力尚未恢复,大家都劝她别冒险,但她却说:“患者把生命托付给我们,作为医生,应当用自己的生命去延续患者的生命。”4个多小时手术完成后,患者得救了,身穿几十斤重的防护铅衣、长时间在X线下操作的韩雅玲却因虚脱晕倒在导管室。

  一次,一名患者在外院多次手术失败后,拿着一摞病历慕名找到了韩雅玲。她接诊后发现,患者因为多次心跳停止后电击除颤造成胸部皮肤烧伤,右大腿根部皮肤由于反复穿刺已严重溃烂,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多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或濒临闭塞。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病例,若不及时手术,患者随时都可能因再次心跳停止导致生命危险,可如果手术,风险太大。当时,有人劝韩雅玲放弃,因为万一治不好会丢了名声,但韩雅玲坚持说:“患者只要有一丝希望,医生就要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最终,她克服了巨大的困难,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事后,担任手术助手的副主任荆全民说,当时韩雅玲因膝关节大量积液不能站立,为了能够完成手术,术前她专门请人从膝关节内抽出大量积液。血管造影时需要手术者站在患者右侧操作,但因患者右侧股动脉已不能手术,她不得不弓着腰、伏在患者身上从其左侧股动脉操作。整台手术,韩雅玲穿着10多公斤的铅衣站了8个小时,拍了172张点片,放射剂量相当于普通支架手术的20倍。当年,这个病例在全国大会上报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位业内专家当场感慨道:“这是一种自我牺牲,是用自己的命延长患者的命!”(本版图片由沈阳军区总医院提供)

 

 

  ■记者手记

  说话快,走路快,是韩雅玲教授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她说,当上科主任后,为了尽快弥补和同行的差距,带领科室迈入全军顶级行列,常常意味着要一天干两三天的事儿。长此以往,她不由自主地养成了“快节奏”的习惯。

  因为总是加班到深夜,所以直到现在,她还延续着基本住在单位的习惯,一周也难得回上一次家。在韩教授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她曾经用过的拐杖和轮椅。2007年初,身体状况不佳的她坐了两个月轮椅、拄了4个月拐杖。其间,她一天假也没请,挂着床仍然坚持工作和为患者完成手术。韩雅玲教授说,之所以这么不知疲倦地付出,是因为自己热爱这份工作,把工作当做最大的享受。

  尽管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多,但她并没有放慢自己的脚步。在她眼中,总是“有很多的学生等着去辅导,有很多的创新技术等着去开展,有很多的年轻医生等着去帮助和指导,更主要的是,有很多的患者等着去救治……”这些“很多”,让她的工作时间表总是排得满满的,也让她习惯了每天凌晨一两点钟睡觉、早上六七点钟起床的作息。

 

 

  ■对    话

  “只有当一个好医生,才能无愧于院士称号

  记    者:对当选院士,您有什么样的感受?

  韩雅玲:我一直是个医生,院士只是一种荣誉。医生是最崇高的职业之一,只有当一个好医生,才配当院士。只有永远当一个好医生,才能永远无愧于院士的称号。       

  记    者:在您从战士到院士的成长过程中,哪几步在您自己看来是至关重要的?

  韩雅玲:对我来说,获得研究生求学机会是很关键的转折点。从一个基础相对差的短学制大学生,到33岁考取硕士研究生,再到38岁考取博士研究生,我的求学路是比较艰难的。幸运的是,在我遇到困难的关头,我的硕士导师祝善俊教授和博士生导师陈思聪教授及时给我伸出了援手,当然,还要感谢我的母校第三军医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给了我宝贵的学习机会。

  另一个关键点是医院的信任和培养。1994年2月医院党委破格任命我为科主任,组织搭建的大舞台、大平台是我们干好事业最有力的保障,我所有的专业成就都是在这个舞台上演绎出来的。       

  记    者:在同事眼里,您对工作的热爱近乎“偏执”,您如何看待这样的评价? 

  韩雅玲:我工作起来比较“拼命”,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起点和别人不一样。我刚刚担任科主任的时候,我们科室的底子薄、基础差,要在一个较弱的基础上筑起一个学术高地,就意味着要在同等时间里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始终怀有一种使命感,就是要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科室,建设成一个对国家、对军队、对医学事业都能够有所贡献的优秀医学团队。这个目标的实现,带给我莫大的成就感。

 

 

  ■韩雅玲小传

  1953年6月出生。我国著名心血管疾病专家。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心血管内科主任、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医36年始终坚守在心血管内科临床一线,长期从事冠心病临床诊治研究,在老年、高危、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和术后再狭窄防治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并形成了治疗特色。主持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4万余例。以第一完成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30余项科研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和省部级一等奖4项。共主编出版专著10部。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全国巾帼建功模范医师、首届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等。

  担任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亚太心脏病联盟心血管紧急事件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兼《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等杂志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