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企业缘何订单大幅增长

26.10.2016  15:04

  这个“十一”长假,营口金辰机械拼装车间内的生产线依旧没有停歇,员工们和往常一样加班生产。作为占全国光伏电池组件智能生产线七成市场份额的装备制造企业,营口金辰的订单今年又有30%增长,最近签署的一笔合同已经排产到了明年。

  一如营口金辰,今年前8个月,我省装备制造行业重点统计的20户骨干企业中,半数订货量同比实现大幅增长,部分企业增幅超过70%——数字的背后是拥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不断“开疆拓土”。这充分证明: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只有产品有品质,才能获得市场上的“位置”。

  借力科技创新,拿出拼搏的精神,滚石上山中,辽宁装备制造业企业躬耕前行:运营流量持续活跃,产业存量不断优化,市场增量迅速扩大。新一轮振兴发展,装备制造业依旧是我省最大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  

   做活流量:善于创新的企业订单饱满   

  市场流量是经济学领域用来检测产业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企业运营中具有重要意义。

  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表示,流量就是产品在市场中的流通数量,在企业中通过订单数量体现。做活流量,企业、产业才具有活力,这一点对于以装备制造业为支撑的辽宁工业来说尤为重要。

  在沈阳市浑南区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数家行业龙头企业在此迅猛发展,成倍增长的订单,促使不少企业纷纷扩大产能。

  站在沈阳拓荆科技有限公司二期厂房前,这里的准备工作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被透明玻璃间隔的生产车间里,一台台设备正在安装中,工作人员忙着进行调试。据介绍,二期厂房全部投产后,产能将是目前的两倍以上。

  今年前8个月,沈阳拓荆科技的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45%,飞跃式发展之后,扩产能成为必然。沈阳拓荆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拓荆的主打产品12寸PECVD设备市场需求量快速增长,产能所限让企业不敢接太多订单。

  这并非个例。今年以来尽管市场需求处于低迷状态,但我省多家装备制造企业订单饱满,展现出逆市上扬的势头。截至目前,我省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已连续3个月实现增长,也印证了装备制造业发展呈现出向好迹象。

  做活流量,产品核心竞争力是关键。沈阳拓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谦表示:“高科技含量、高性价比、高质量的产品没有人会不喜欢。

  创新的砝码每增加一个,企业竞争力就会跃升一步。

  创新研发、提质增效是立企之本、活企之策。已经拥有7项国家级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的辽宁三三工业,在国际顶尖隧道盾构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如今订单已接到2017年。  

   做优存量:优化结构,高端占比稳步提升   

  细数订单持续增长的骨干企业,不难发现,它们中大多属于拥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装备制造业企业,而这些企业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我省装备制造产业整体结构不断优化。

  1月至8月,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8.4亿元,占全部装备制造业的16.8%,比2015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产业尤为突出。

  自从i5问世以来,智能机床就占据了沈阳机床集团的“半壁江山”。无论是在本部厂区还是细河厂区,生产车间里数控机床的产量不断上升,普通机床的生产难见踪影。

  9月,沈阳机床集团再传喜讯,i5系列产品智能工厂敲定在厦门开建。沈阳机床旗下的优尼斯工业服务公司正式与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签订i5智能工厂项目合同书,60台i5M4智能机床及3组自动化生产线登陆厦门,合同金额达2400万元。此次合作,结束了路达公司有史以来生产设备均为进口的历程,开启了该公司使用国产机床的新时代。

  以沈阳机床为代表,前8个月我省整个数控机床行业的产量整体提升近两成,数控化率达到75.7%。   

  与其相比,普通机床的日子就要难过许多,市场销售遇冷,不少企业都挣扎在生死线上。

  机床行业的冰火两重天反映了装备制造业领域乃至整个工业领域的现状。高端产品供不应求,低端产品即便白菜价依旧少人问津。

  这种情况在我省发展迅猛的另一个产业——机器人行业再次得到印证。

  作为国内产能最大和生产模式最先进的机器人企业,新松今年前8个月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5%,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42.3%。其中,最受市场欢迎的机器人,均是拥有自主技术的高端产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重庆表示,产业的结构优化,最终将在企业的产品结构中体现,高端装备制造既是辽宁的方向也是辽宁的优势。

  其实,我省早就定下了装备制造迈向中高端的发展目标。年初以来,先后出台了《装备制造业三年滚动计划》《辽宁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发展指导意见》等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

  我省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不仅是周期性的,更多是结构性的。唯有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才能走出低谷。高端装备制造占比不断增加,恰是我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转型成果显著的最佳佐证。  

   做大增量:多管齐下开拓新市场   

  金秋,营口港集装箱码头一派繁忙景象,辽宁中新集团为中澳铁矿项目“私人订制”的首批两台智能E-house完成吊装,即将漂洋过海运往澳大利亚。

  这批由辽宁中新集团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可移动电气室,不仅填补了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的空白,也为辽宁中新打开了国际销路。

  “想要做大做强,拘泥于国内市场不行,沿‘一带一路’走出去,是企业放眼全球的绝佳契机。”辽宁中新集团总经理助理徐霄南表示。

  辽宁装备制造业在做活流量、做优存量的同时,还不断拓展新市场,找到未来发展的增量所在。

  寻找增量,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

  “8月2日,中车大连公司与新西兰公司签订了第四批内燃机车订单,将打造我国高端出口火车头升级版。紧接着,8月3日,北方重工的磷酸盐一体化年产90万吨焦化厂EPC总包工程项目也顺利签约马来西亚,合同金额约7.2亿元人民币。”提到这些,不少装备制造业从业人员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让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先行先试,再通过带动作用让更多辽企走向世界,是目前推动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有效方法之一。

  占领国际市场,不仅要有规模,还要被当地企业认可,海外并购让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事半功倍。

  当辽宁三三工业全资收购了业内顶尖企业卡特彼勒加拿大隧道设备有限公司时,不少人不敢相信这是一家辽宁民企的作为。

  而三三工业做出这样的决策,正是想借助该公司的技术和国际威望拓展国际市场。在这一举动的助力下,三三工业力压众多欧美公司,成为第一个利用自主知识产权获得欧洲市场TBM订单的中国企业。

  与此次并购一样,让辽宁装备享誉世界的海外并购项目还有70多个,总投资额约10.52亿美元。

  徐疾有序、精进共享,我省装备制造业放眼全球的步伐走得快而稳,让骨干企业冲锋在前,以大带小最终整体受益;通过并购强强联合,最终形成产业输出,终将把辽宁装备的金字招牌挂满世界。

  骨干企业订单的大幅增长为处于低温的工业市场注入一股暖流,让辽宁装备制造业重拾信心,点燃了全面振兴的星星之火。市场背后是辽宁装备摸索出的“三量”模式,这也将为整个辽宁工业树立成就未来的崭新坐标。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