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识 汇聚合力 高质量推进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

19.08.2022  14:10

8月16日上午,站前区在营口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凝聚共识 汇聚合力 高质量推进河文化产业带建设”大讨论活动,将建设辽河文化产业带的战略部署研究透彻、安排扎实、落实到位。市领导高洪涛、赵新明、代萍出席活动,站前区委书记王正刚在讨论中发言,区委副书记、区长黄宇光主持活动。

大辽河滨水空间拥有辽阔优美的岸线、优越的河海生态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承载着营口的独特文化和历史记忆,是营口建城脉络中的核心地带。在营口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建设“辽河文化产业带”的重要战略部署,责成市自然资源局组织编制了《“辽河文化产业带”国土空间专项规划——营口市大辽河沿岸地区综合规划设计总体方案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规划》),把营口这座河海滨城的“”与“”贯穿于滨水空间建设全过程,打造有品质、有温度、有活力、有灵魂的城市。7月28日,《规划》经中共营口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

规划》北起营口造纸厂水库西侧,南至咸水河,岸线总长度约42公里,包含由滨水岸线向陆域内侧延伸1到2公里的腹地区域,形成由305国道、庄林路、辽河大街、新兴大街、滨海大道等道路与滨水岸线围合而成的区域,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围绕历史文化、生态文明、空间治理“三大主线”组织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历史文化主线以塑造“一街”“一港”“一厂”为代表,主要推动“老港区遗存保护利用与公共空间建设”“辽河老街商业服务功能西延伸”“造纸厂工业遗产保护与展示”等三大行动。生态文明主线以打造“一贯通”“两基地”为代表,主要推动“贯通沿大辽河的市民活动通道”,打造老城“后花园”——北部田园农旅休闲基地和营口湿地公园“龙头”——永远角生态修复示范基地两大行动。

规划》构建了生态安全格局,实现大辽河水清绿岸、人水和谐,创造多元滨水活力空间。以大辽河生态保育为引领,加强河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构建“一带三片十园多廊多点”的生态网络格局,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对重点区域、河口及河岸进行修复、封育,全面提升大辽河沿线地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同时,构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口袋公园”三级公园体系。

活动中,大家共同观看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规划宣传片,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介绍辽河文化产业带规划设计情况;辽河文化产业带开发建设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辽河文化产业带规划相关情况;站前区相关部门就相关事宜进行交流。

王正刚指出,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发展战略的实施是营口市贯彻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部署要求的重大举措,为站前区拓展延伸了生存发展空间,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站前区将抢抓机遇,切实增强加快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在全市规划布局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在“一带贯通”中,以大辽河生态复育为主体,打造大辽河高品质滨水休闲活力带;在“七廊渗透”中,以滨水空间为纽带,向城市腹地渗透融合,建设大辽河支流、劳动河、老边河等生态廊道;在“八片协同”中,深挖大辽河地区历史、文化、生态资源,形成田园农旅休闲、湾区产业转型、老港文创商务三个功能片区;在“多心辉映”中,打造多个特色节点空间,建设空间序列丰富、开放共享的文化产业带。

王正刚强调,站前区上下将锲而不舍、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在优化空间布局、挖掘文脉资源、涵养绿色生态、提升老城区品质、推动转型升级方面下功夫,把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作为全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努力在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中展现站前担当。

高洪涛对讨论进行点评,要求站前区要主动融入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发展规划,在《规划》中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和定位,对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等超前编制详细规划,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动拆迁等基础性工作,确保《规划》明确的各项任务措施落地见效;要联合相关市直部门,系统性梳理、挖掘文化内涵,在讲好故事的同时,通过文化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资源共享;要发扬创新精神,增强担当意识,与时俱进盘活现有资源存量,做好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城市有机更新和开发利用,切实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转化为经得住检验的工作质效。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