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楼拟复建在小河沿中央小岛

23.12.2015  13:39

  本报讯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李那报道  明年,沈阳城市计划将复建文庙和魁星楼。其中,文庙计划建设在“朝阳一校”附近,魁星楼计划建在小河沿中央小岛上。 

  早在两年前,相关部门就提出过重建文庙的想法,当时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原址复建。资料记载,沈阳的文庙建于1629年,初建时,文庙规模尚小,只有圣殿三间、戟门三间、棂星门一座。经各代屡次修拓,规模不断增大,但后来,已处于荒废状态。

  另一种复建文庙的意见是迁移不远处,选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来复建,但最终采取哪个版本当初并没有最终结果。此次复建的选址计划在“朝阳一校”附近,虽不是原址复建,但也不会相距太远。

  而魁星楼则因为现今仍有魁星楼路的路名而更被沈阳人所熟知。魁星楼原址位于沈阳古城外的东南角、大东区万泉河的北岸,从明朝到清朝,每逢进京赶考前,一些文人们都要到魁星楼叩拜魁星,祈求保佑金榜题名。

  此次复建的选址计划在小河沿中央的小岛上,距离原址的万泉河北岸魁星楼路不到1000米的距离。目前,两座历史建筑的复建时间及方案暂时未定。

  背景资料︻魁星楼︼

  多为历史名人亲临探访

  魁星楼始建于1628年,整个寺庙占地1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60平方米。内供檀香木雕刻的魁星像,其头部如怪异的鬼形,一足向后翘起像魁字的大弯钩,一足独立似独占鳌头之状,右手高举朱笔,左手端一方砚。这是按照“魁星点状元”之说,臆造出这一魁星踢斗的形象。

  当初,压倒三江的关东才子王尔烈在高中二甲一名进士后,特别来沈阳魁星楼拜祭。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楼内悬挂着张学良夫人于凤至亲笔题匾“有求必应”。上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与邓颖超到沈阳视察工作时,还曾利用休息时间去探访魁星楼。

  当时,通往魁星楼的胡同也因此起名“魁星楼路”,位于大什字街与南顺城路、东顺城街交汇处,已经有380多年历史了。

  ︻文庙︼

  沈阳文庙九位清帝为其题匾

  沈阳的文庙建于1629年,当时皇太极非常重视汉文化的传播,以期利用儒教思想取信于天下,来实现中华一统。当时的沈阳文庙规模很大,有九位清朝皇帝题写的匾额,每年两次祭孔活动,盛况空前。沈阳文庙的建立,开创了东北地区孔庙建设的先河。清顺治的时期所有孔庙的孔子牌位均由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以后的“圣先师孔子”改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定文庙谥号。此后,各地孔庙,统称文庙,即“文宣先师庙”。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