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妈妈”11年助养10个孤儿

02.02.2016  11:51

 

  刘抗美助养孩子的念头,来自2005年《辽沈晚报》的一篇报道,她至今珍藏着这份报纸。本组照片均由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曲值摄

  生活节俭的刘抗美给助养的孩子们买的玩具积攒下来装满了整个柜子。

  一式两份的《成长日记》,当孩子被领养离开时,她会把一份给孩子带走。

 

  她是10个孩子的“妈妈”,尽管只是助养,但她给了他们家庭的温暖。

  从2005年的小华月到现在的小英龙,她默默地用行动告诉人们:助养不是花架子,需要真情、付出和恒久的坚持。

  她始终把助养的孩子当成亲生:给有缺陷的孩子每隔2小时换一次纸尿裤,擦拭大小便不嫌脏不嫌累;带孩子去购物,更多接触社会;带他们去敬老院看望老爷爷老奶奶,让他们懂得尊老;为他们写《成长日记》,记录他们孩提时的点点滴滴……

  她说,尽管这些孩子一出生就不幸被遗弃,但社会应该给他们以家庭的温暖,尽管这些孩子有着这样那样的小缺陷,但他们应该有最温暖的母爱。

  她叫刘抗美,今年63岁,10个助养孩子心中最美的妈妈。

  11年前看《辽沈晚报

  萌生助养念头

  “之所以有助养孩子的想法,是因为我小时候受过很多人无私的帮助。我退休之后,有时间有能力照顾好一个小孩,为什么不去做呢?为什么不回报社会呢?”

  昨日下午3时许,刘抗美家中,谈及助养孩子的初衷时她热泪盈眶,“我的父亲1960年就去世了,他是烈士,那时我才7岁多……学校给我们姊妹七个免了学费,老师和同学也很关心我,但听到同学提起他们的爸爸,我心里会非常难受,那种滋味不经历难以体会。”

  2005年,刘抗美在《辽沈晚报》上看到了一则福利院儿童的报道,萌生了助养一个孩子的念头,丈夫和女儿非常支持。

  刘抗美说永远也忘不了11年前的那一幕。

  她来到福利院时,小华月在一群孩子中孤独地站在边缘的位置,“当福利院阿姨说,小朋友们你们谁愿意跟这位阿姨走的时候,他冲过来一下子抱住我的腿……”

  瘦小的体格,大眼睛默默地流泪。刘抗美仔细端详着眼前的这个孩子,真的太让人怜爱,“我当时就跟福利院工作人员说,男孩女孩无所谓,不选了,就他。”

  小华月成了刘抗美助养的第一个孩子,如今他已16岁,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

  “福利院会将孩子们的信息上网,符合领养条件的外国友好人士可以申请。”刘抗美说,小华月在她助养2年后,被一对美国夫妇收养,“五六岁的时候去了美国,直到现在我们之间还联系不断,有时会互相寄东西。”

  刘抗美特别关心小华月的唇裂治疗情况,“他在国内做过一次手术,出国后又做了一次,经过治疗他恢复得很好。”

   “给他们一个家”吃饭、旅游都在一起

  吃饭一起,出门一起,旅游一起,甚至连参加婚礼也会带着助养的孩子同去。

  刘抗美说,“这些孩子出生后被遗弃,他们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我会带着他们,像我的家庭成员一样,跟着我出席各种各样的场合,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家,什么是亲情,什么是美好。

  刘抗美和家人对助养孩子的好,跟自己的亲生骨肉没有分别。把小华月领回家后,刘抗美和丈夫特意为孩子做了丰盛的午餐,下午还去商场挑选儿童套装。

  在和刘抗美一起的两年多时间里,别人家孩子有的玩具,小华月肯定有;别人家孩子还没有的、刚兴起的大型电动玩具吉普车,刘抗美也买来给小华月。

  小华月出国前,刘抗美特意领他去了北京拍照留念。“我想让他记住,这里是你的根,你出生在这个地方,你有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刘抗美说,“他到美国之后,养父母在中国节日的时候会带他去华人社区。”

  在刘抗美夫妇的精心培养下,助养孩子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小华月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的美国小学老师说,没想到母语不是英语的孩子,会学习这么好,他虽然有一点残疾,但他是我们班的骄傲。

  刘抗美常常带着孩子一起参加社会活动。“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我会先带着孩子去买水果,买袜子手套,然后让孩子送给爷爷奶奶们。”刘抗美说,“助养的这些孩子连父母都联系不到了,敬老的美德培养更是不易,有机会我就会带着孩子去,让他们变得开朗,变得阳光,懂得礼貌,学习美德。”

  刘抗美说,在送走小华月后,又相继助养了小华亮、小明宝等孩子,到目前共助养的10个孩子中,有8个男孩2个女孩。“助养的人多数愿意选择女孩,领养也一样。”刘抗美说,自己因为年龄超过了领养要求,无法实现领养的愿望,但助养的形式也是她乐意接受的,“过去9个孩子中,有1个被国内人士领养,另外8个都被美国、荷兰等国的外籍友好人士领养了,孩子们在新的家里生活得很开心,我会经常关心他们的近况。”

  相机被藏进水桶

  不忍责备“淘气大王”

  对于刘抗美来说,助养的三四岁的小孩子尽管多数时候都非常懂事,但有时因为年纪太小,很容易惹出点乱子。

  “有一次家里的相机找不到了,整个屋子都翻遍了也没有。”刘抗美说,直到几天之后,小志作才跟她神秘地说,“妈妈我知道在哪……让我藏在水桶里啦!”

  刘抗美赶紧查看,发现相机果然在水桶里,一分析时间,被孩子扔进去得有7天了。

  “于是我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淘气大王’,特别活泼,总惹出点麻烦。”刘抗美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带着微笑,语气平和,“当时我也没生气,孩子嘛,年纪太小,还不懂事,不知道相机是比较贵重的,为什么要责备他呢?”

  “淘气大王”这个外号,还真名副其实。一次刘抗美和丈夫在长春与亲友聚会,“淘气大王”嬉闹时一下子弄翻了桌子,饭菜还没吃就扣在了地上。“我跟‘淘气大王’耐心地说,动作要小心,千万别碰坏了东西,这样大家会不高兴的。他很听话,之后在这方面好了很多,但一次不小心碰倒了一瓶酒,他赶紧去拿笤帚,跟我说‘妈妈我不是故意的,真是不小心碰倒的,以后注意’……”

  刘抗美对助养孩子的耐心和好脾气,让很多身为父母的人自叹不如。

  因为不带外孙子

  也出现过“家庭危机”

  助养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刘抗美的女儿20岁出头。“她入伍了不常回家,但一回来就会带好吃的给助养的孩子。”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的看法渐渐有了改变。

  “女儿结婚有了孩子,见我还在助养福利院的孩子,说我不帮她带孩子。”

  刘抗美回忆这段“危机”的时候忍不住笑了,但在当时这可是个“大问题”,“我就劝女儿,你的宝宝有爹妈,有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多幸福;可助养的孩子呢?他们被父母抛弃,不该照顾他们吗?”

  深明事理的女儿最终顺从了母亲的意愿。

  昨日下午,辽沈晚报记者在刘抗美家中看到,客厅、卧室里都挂着助养孩子的照片,刘抗美女儿的全家福挂在客厅沙发旁的墙上,与助养孩子的照片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家人。”刘抗美说。

  目前刘抗美助养的孩子小英龙,还闹了个大乐子。“他管我女儿叫姐姐,管我女儿的孩子叫小弟,这下子辈分可乱套了!”刘抗美笑得很开心,“小孩子不懂得辈分,只看年龄来称呼,这份童真让我非常开心,将来我会继续助养下去。”

  刘抗美说,自己助养孩子这些年大概花去11万元,“我认为这个钱花得非常值!这些孩子在我家经历了应有的成长过程,这对他们来说是必要的,也是亟需的。”

  一式两份的《成长日记

  跟孩子飞到地球那一边

  把助养的孩子视为家庭的一份子,刘抗美夫妇常带孩子出去旅游。这些年去过长春、松原、查干湖、镜泊湖、北京、北戴河、南戴河、秦皇岛、杭州、苏州等很多地方。两口子估算,这些年给10个孩子拍摄不下10万张照片,把他们的生活点滴都记录了下来。

  刘抗美助养的第三个孩子很特别,他的肛门有先天损伤,出生后被父母遗弃在沈阳市沈河区一处破旧的楼道里。他被发现后送到医院,做了手术,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只能成天穿着纸尿裤,而且必须2小时更换一次。

  为了让孩子更舒服,刘抗美去超市总是挑最好的纸尿裤,每次换洗之后还不忘给孩子涂上爽身粉。助养的20个月间,孩子屁股的皮肤始终没被感染。如今这个孩子也被一对美籍夫妇收养,手术也很成功,现在可以驰骋在绿茵场上。“你看,多好的孩子!”刘抗美掏出手机,壁纸上的男孩一脸阳光,“他可以踢球了,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他跟正常人一样了!”

  刘抗美很细致,她想到应该用笔和相机记录下孩子的生活点滴,将来等他们长大成人后,这都是宝贵的财富。她找来本子,有值得记录的事情都写在本子上,还把照片贴在上面。

  日记是一式两份的。在送走孩子的时候,刘抗美都会把一份《成长日记》送给孩子的养父母,“这些日记跟着孩子飞到了地球的那一边,等他们长大成人了,会知道地球这面有他们的根,有爱着他们的爸爸妈妈。”

  2012年学会使用电脑后,刘抗美不再把《成长日记》写在本子上,而是写在电脑里,发布到博客等平台,“孩子们长大后可能比较适合看电脑,我也得跟上潮流。”

  进入刘抗美的网易博客,大部分内容都是记载她助养的孩子们。没有华丽的言语,只有朴实简单的语句,她用孩子的口吻来写,将来孩子们读到时,就像在读自己的回忆录,不过有点陌生却又非常熟悉。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李毅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
想发财动起歪脑筋 男子获刑
  从网上四处搜集下载淫秽视频存在网盘上,Syd.Com.Cn
高校毕业生县域就业房补最高6万
  沈阳市对在县域内就业创业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和学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