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水土不服”500株大树用盆栽
本报讯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张阿春报道 近期,沈阳培育出首批500株“盆栽”行道树,把行道树栽植在“树盆”里,移植时不切根,四季可随时移植,成活率更高。
在康平县北三家子村新建的苗木基地,一排排胸径在8厘米以上、高约3.5米的皂角树在“树盆”里长势良好。
这500株待上岗的“盆栽”行道树是三年前培育的,目前已经达到移植标准。沈阳园林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市城建局开始实施绿化三年提升计划,从外地引进的乡土苗木,到现在已经进行了三年的圃地驯化,适应能力有所增强,可以根据城建计划应用到街路补植和新增绿地中。
这些“树盆”是直径1米、高80厘米的正圆形,特殊塑料材质,十分透气,起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树木的根部向外生长。
“一般树木的根系能长到1米到2米,甚至有的超过2米。这样的树木在移植时,需要切断根系,影响生长,特别在春秋季节以外的时节,成活率很难保证。”该负责人称,“盆栽”树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些树木的根系全都盘在“树盆”里,根系更多,而且是生长在地面以上的,移植的时候只需要移动树盆就可以了,不会影响根系。
此外,春季植树时若直接使用外地苗木,没有经过本地驯化,无法产生较强的适应性,春季成活后,经过冬季的冻害及雪害,第二年春天往往长势不佳。
在康平县北三家子村,市城建局采取小苗—大规格苗木—行道树的交替培育方式,栽植了水曲柳、山槐、暴马丁香等11个品种的大规格乡土树种苗木4万株,白牛槭、拧筋槭、五角枫等15个品种小苗10万株。大苗一律采用科技含量较高的控根快速育苗容器加滴灌技术育苗,相比以往的浇水方式更节水,小苗采用喷灌供水的栽培管理方式。经过多年的本地驯化,在移植时更能提高成活率。
◆沈阳培育出的首批500株“盆栽”行道树,树根盘在“树盆”里,移植时不切根,滴灌浇水更节水。 沈阳园林科学研究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