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馆8万盒骨灰每年迁出1.6万盒

31.03.2015  09:21

  清明节又到了,除了沈阳各大墓园,到沈阳各大殡仪馆骨灰寄存室悼念故人的市民也络绎不绝。沈阳10家殡仪馆均设有骨灰寄存室,目前,沈阳各殡仪馆寄存骨灰数量近8万盒,寄存费每年84元至300元不等,骨灰每年迁出率20%,与迁入率几乎持平。沈阳在殡仪馆最老的寄存骨灰已有35年,仍有市民前来纪念;也有送来骨灰没几年,家属就超期不续费无人问津的。近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到沈阳市殡仪馆骨灰寄存室内进行了现场采访。

  市殡仪馆存盒3.5万,全市最多

  3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文官屯的市殡仪馆看到,东楼、西楼两栋大楼都是骨灰寄存室,每个楼内多个楼层又分为不同的寄存室。楼中,记者看到,市民出示《骨灰寄存证》,工作人员将骨灰盒号码输入电脑,便可按区域查找骨灰。在这里,一排排骨灰盒被安放在格子上,市民前来纪念后会将小绢花和小饰品挂在盒外。

  记者从沈阳市殡葬管理处了解到,沈阳有10家殡仪馆,为方便百姓,各殡仪馆均设有骨灰寄存室,为市民临时或长期保存亲人骨灰。全市骨灰存盒量近8万盒,其中以沈阳市殡仪馆、回龙岗殡仪馆、于洪区殡仪馆、东陵区殡仪馆四家殡仪馆储存骨灰数量最多,沈阳市殡仪馆的数量为全市之最,存盒量达3.5万盒。

  女员工独自在骨灰寄存室值夜班

  清明临近,这里已实行24小时取盒服务,为准备取盒下葬提供方便。每天都要有1名工作人员在骨灰寄存楼内值夜班,休息室就在寄存室隔壁,而且值班的多是女员工。由于寄存室要防火,晚上寄存室要全部熄灯,员工有时还要借助手电筒工作。

  女员工邵玲玲告诉记者,前晚她值班时就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则自我解嘲的帖子:“月黑风高夜,今夜我值班。东楼黑漆漆,谁伴我入眠?”瞬间引来三四十条“同情留言”。据她说,很多半夜来取骨灰盒的男家属都不敢进寄存室,只好在门口求她拿手电筒去取。

  寄存因冬季无法下葬、未选好墓地等

  市殡仪馆馆长侯东洁告诉记者,每年沈阳死亡人数有5万人左右,其中市殡仪馆火化遗体1.5万具左右,其中有1万会选择骨灰寄存,约占火化数的60%,这些逝者有的去世时间在冬季,无法下葬;有的是短时间内家属还没选好墓地;有的逝者家在外地;还有的是逝者老伴健在,准备将来一起下葬;还有的是因经济条件有限,无力购买墓地,又不忍心将亲人骨灰撒海。

  1万盒骨灰迁走,收到“无数萝卜”

  由于该馆加大了宣传力度,每年这里有1万盒左右骨灰迁出,使这里骨灰进出量总体持平,每年骨灰迁出率占骨灰总数的29%。而记者从市殡葬管理处了解到,全市殡仪馆骨灰每年平均迁出率为20%。

  记者看到,骨灰寄存楼外的垃圾桶中堆积着大量的大红萝卜,工作人员清走一批,不久又堆满一批。市殡仪馆馆长侯东洁说,老百姓都相信“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说法,取走一盒骨灰就扔下一个萝卜,每天他们都要清理走大量萝卜,工作压力很大。

  5000多个“欠费”骨灰盒无人问津

  侯东洁告诉记者,市殡仪馆1959年建馆,这里最长时间有35年的骨灰,现在仍有亲人前来纪念;也有一些刚送来没几年的骨灰就出现无人续费的情况了。在这里,欠费的骨灰数量达5000多盒,占骨灰总量的14%,这些骨灰足足可以装满该馆一间最大的寄存室。由于沈阳人口众多,这里骨灰寄存压力比较大。

  东陵殡仪馆戴馆长告诉记者,该馆有5000多盒骨灰,每年迁出骨灰20%左右,该馆也有长期不交费、无人认领的骨灰近百个。

  目前,沈阳各殡仪馆根据物价局定价的骨灰寄存费为每年84元至300元不等,市民可选择短期或长期寄存。目前,市殡仪馆最长续费时间为1年期,其它殡仪馆续费期最长可达3年至10年期。其实,骨灰保存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骨灰室要做到防火、防腐、防潮、防盗、防虫,工作人员还要日夜守护。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徐微微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