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重庆市实现GDP3306.69亿元

16.04.2015  12:55

  4月15日,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联合召开“2015年一季度重庆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称,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306.69亿元,同比增长10.7%,较全国高出3.7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24元,同比增长10.0%。

   工业:规上工业稳定增长

  市统计局副局长张富民介绍,从产业分布看,今年一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18.84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522.34亿元,增长11.2%,其中工业增加值为1231.90亿元,增长10.6%,工业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1665.51亿元,增长10.6%。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495.18亿元,同比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从产品看,全市共生产微型计算机设备1339.48万台,同比下降3.8%;汽车77.04万辆,增长24.1%,其中轿车29.40万辆,增长0.3%;水泥1474.11万吨,增长8.7%;钢材315.83万吨,增长16.9%;铝材38.42万吨,增长56.2%。

  从企业效益看,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47.84亿元,同比增长14.6%;实现利润总额136.51亿元,增长29.9%。

   投资:房地产开发稳中趋缓

  “一季度,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5.49亿元,同比增长17.6%。”张富民称,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5.16亿元,增长8.4%;第二产业投资736.29亿元,增长20.6%,其中工业投资735.99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投资1554.04亿元,增长16.7%。

  一季度,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23037.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商品房新开工面积737.70万平方米,下降22.6%;商品房竣工面积642.54万平方米,下降32.9%;商品房销售面积1019.51万平方米,增长0.6%。

   消费:批发零售支撑作用明显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1.93亿元,同比增长12.0%。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332.43亿元,同比增长11.9%,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85.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29.50亿元,增长12.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78.29亿元,同比增长12.0%;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3.64亿元,增长13.4%。

  从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商品零售分类看,全市14个大类商品中有13个实现增长,其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等均保持高速增长。

   外贸:对外贸易高速增长

  一季度,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1404.6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出口为1117.3亿元,增长38.5%;进口287.3亿元,下降43.8%。

  期间,全市新签订外资项目72个,签订合同外资额13.18亿美元,增长2.2倍,实际利用外资21.63亿美元,增长0.5%;实际利用内资1363.48亿元,增长26.3%。

   物价:CPI涨幅创近五年最低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呈温和上涨趋势。”张富民表示,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2%。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现“五涨三降”格局。其中,食品、衣着、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五类价格分别较上年同期上涨1.1%、4.0%、3.5%、1.8%和1.6%,烟酒、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讯三类价格分别下降4.0%、0.2%和2.2%。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副总队长童泽圣表示,重庆今年一季度CPI上涨幅度较小,是近五年来最低的水平。总体而言重庆物价水平保持了相对温和的上涨态势。

  另外在就业和居民收入方面,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61万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24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56元,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6元,增长11.6%。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