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私家车保有量28年翻105.9倍

18.12.2018  09:24

  从温饱走向富裕,由需求走向品质。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逐年提高,消费品供应丰富充足,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来自辽宁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337元增加到25379元,增加25042元,增长74.3倍。

  “居民的生活变化体现出明显的阶梯特征。”辽宁省统计局在“改革开放40年辽宁城镇居民消费情况”中阐述道:改革开放前二十年,由于辽宁计划经济时代烙印较深,经济体制改革包袱沉重,居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改革开放后二十年里,伴随居民收入的显著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也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消费层次明显提高。

   1978年-1988年

  从凭票供应到商品经济出现 人均消费支出11年增加791元

  改革开放40年里,辽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趋势上是一个从温饱走向富裕的过程。

  1985年以前的居民生活消费主要是凭票供应,有着浓厚的计划经济时代居民生活的烙印。

  43岁的宋文女士至今仍记得小时候自己拿着肉票去副食商店买肉的情景。“副食商店站着长长的排,轮到我时,我会悄声说‘阿姨,请给来点肥的!’尽管用了敬语,仍然会遭到售货员的奚落‘肥的给你,瘦的给谁。’

  随着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商品经济开始出现,特别是轻工业品供给能力不断提高,居民有了更为丰富的消费选择。

  “1987年左右,家里开始有余钱了,粮油店开始卖议价油议价粮,粮油不再凭供应了。粮票的功能被弱化,多出来的粮票我们开始买油条吃,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宋文说。

  数据显示,1978年,辽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37元。到1988年,人均消费支出增加到1128元。11年增加了791元,增长2.3倍。

   1989年-1998年

  消费品供应充足 1998年人均消费支出较10年前增加2635元

  数据显示,1989年-1994年的5年时间里,辽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588元,比1988年增长1.3倍。

  1994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快速增加,消费品市场供应日益充足,城镇居民生活消费不断发生变革,消费水平显著提高。

  “那时候我正在上初中,不愿意带饭的我们中午可以去小饭馆吃馅饼、吃馄饨等,周末的时候,我们开始到同学家里唱卡拉OK、喝可乐,男同学们也开始有钱打电子游戏。原来的小平房开始陆续动迁,同学们家都陆续住上了楼房,也有同学家买了汽车。”宋文说。

  1998年,辽宁城镇居民人消费支出3910元,比1989年增加2635元,增长2.1倍。

   1999年-2012年

  商品房消费成居民消费重要领域 人均消费支出14年增长3.4倍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住房制度改革使商品房相关消费逐渐成为城镇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领域。城市的不断扩大,居民交流和出行需求的增加,使交通类消费支出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城镇居民生活消费进入一个以提升生活品质和生活便利程度为重点的新时期。这一阶段,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2005年,我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商品住宅。”宋文说,“当时,沈阳商品房的房价平均在三千多块钱,贷款买房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同时,同事们开始不断探讨买车,贷款买车的同学、同事不断增多。

  来自辽宁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99年,辽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030元,到了2012年,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7780元,14年增长3.4倍,增额达13750元,相当于改革开放前20年增额的3.8倍。

   2013年-2017年

  消费结构优化 交通通信、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自十八大以来,辽宁全省上下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进振兴发展,各项事业呈现新面貌新气象,城镇居民消费也进入新阶段。

  数据显示,2013年以后,辽宁居民的居住支出比重呈现下降趋势。2013年,消费支出的居民比重为22.1%, 2017年则下降到17.8%。与此相对,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三项的支出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10年间,交通通信支出由12%上升至14.9%,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由11.1%上升至12.5%,医疗保健支出由7.6%上升至9.4%。

  “居民对居住需求有所降低,在出行交通、教育娱乐、身体健康方面的消费需求持续增加表明,我省居民的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统计专家解读数据时称。

   从75.4%到36.1%

  辽宁城镇居民生存型消费支出占比下降39.3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40年,辽宁省人均GDP由680元增长到5.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63元增长到34993元。人均GDP、居民收入、居民消费三项指标同步增长。在口袋富裕、衣食无忧的推动下,辽宁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1980年城镇居民购买食品、衣着的生存型消费支出321元,占消费支出的75.4%。

  到2017年生存型消费支出9156元,占消费支出的36.1%。

  改革开放40年,辽宁城镇居民生存型消费增加8835元,增长27.5倍,而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则下降39.3个百分点。

  消费质量的提升主要是指用于基本生活的吃、穿消费减少,用于其他方面的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增多。数据显示,40年来,辽宁城镇居民用于基本生存型消费品的支出比重不断下降,用于享受型消费品和发展型消费品的比重不断上升。特别是近20年,城镇居民消费八大类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消费结构全面升级,吃、穿等生存型消费比重逐年下降,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支出增加明显,所占比重稳步提升。

   食品支出占比持续低于40%

  2001年以后辽宁城镇居民稳定处于富裕阶段

  消费结构的优化反映出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改革开放40年,辽宁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演变反映了城镇居民生活由贫困到富裕的变化过程。

  恩格尔系数划分国家贫富的参考性标准为:59%以上的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的为最富裕。1996年以前,辽宁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始终处于50%以上,基本处于温饱状态。

  到2000年,辽宁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3%,处于小康时期。2001年以后,恩格尔系数一直处于40%以下。2017年,全省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7.5%,比1985年(54.7%)下降27.2个百分点,已稳定地处于富裕阶段。

   从5.9万辆到624.7万辆

  辽宁私人汽车保有量28年翻105.9倍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家用汽车陆续进入普通居民消费生活,由一开始的奢侈品逐渐成为生活必需品。

  2017年末,全省私人汽车保有量624.7万辆,是1990年末(5.9万辆)的105.9倍。2000年,城镇居民百户汽车拥有量为0.4辆,到2017年为29.3辆,17年增长了67倍。

  车辆的增加相应会增加燃油、保险、维修保养方面的消费支出,对消费结构产生巨大影响。2017年城镇居民车辆相关费用支出2238元,占交通通信支出的59.4%,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8.8%。

  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对子女教育、个人成长提高、娱乐、旅游、健身的需求不断提升。2017年教育文化娱乐支出3164元,较1998年增加2757元,增长6.8倍。

  身体健康状况受关注程度不断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治病防病意识明显增强,不但生病就医意愿增强,还更加注重日常保健的滋补保健品的消费。近20年来,医疗费、药品、保健品消费均有较快增长。2017年,辽宁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380元,比1998年增长9.8倍。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董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