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百岁老人平淡而传奇的人生
家训:
不计不较,顺其自然。
中秋节前夕,和平区南市场街道二○二医院社区书记李玉来到百岁老人邹泽田家中,为其和老伴送上中秋祝福。
其间,邹老平淡而传奇的百岁人生引起了人们的兴趣。9月16日,记者走进邹泽田老人家中,听他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
“少校军医”曾给中共地下党送过情报
邹泽田生于1916年,老家位于吉林长春市西北约60华里的二道岭子。父辈兄弟6人,父亲早年追随张学良,成为东北军的一员。1937年,他随父母到了北京。
20岁前的邹泽田一直在东北老家当农民,没上过几天学。入京后,经过1年的文化课补习,考进初中,6年后考入北京一家医学院学习。
日本投降后,邹泽田来到沈阳,并于1949年进入第一陆军医院(解放军第202医院前身)工作。在沈读书期间,由于生活费一时无着落,父亲便写信向一名在国民党医院中当处长的同学求助,该处长见邹泽田成熟懂事,就将其安排在沈阳医学院任职,军衔为少校。这种既学习又工作的生活,让邹泽田乐在其中。
其间,邹泽田利用自己“少校军医”的特殊身份,不但收留、掩护过中共特工组织“方涛小组”组长周火,还秘密到开原为中共地下组织送过情报。
这段国民党“少校军医”的经历,成了邹泽田人生中的“污点”,让他在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吃了不少苦头。“每次运动,我都是运动员。”回忆特殊时期的特殊经历,邹老忍俊不禁,“由于自己确实没干什么对不起组织和良心的事,慢慢地也就习惯了!”
干好本职工作是他对自己的一贯要求
也许是遗传了祖辈血液中流淌的农民的朴实基因,不论身处何种环境,邹泽田都坚定一个信念:干好本职工作——这也是他对自己的一贯要求。
虽然学医,但邹泽田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从事医疗行政管理工作。工作中,他给自己定下一个“三满意”原则,即:领导满意、单位(工作对象)满意、自己满意。
他说,要做到“三满意”,就必须敢担当,不推诿。一次,某上级领导的子女要到邹泽田所在的医院看病,按规定,得有上级部门的介绍信,医院才能接收。由于该领导子女是打着父亲的旗号来的,邹泽田就给顶了回去。后来,上级领导怪罪下来,邹泽田说:“这事是我干的,跟其他人无关。”
业务好,敢担当,使邹泽田赢得了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领导换了一任又一任,干部转业了一批又一批,邹泽田则在医务处主任的岗位上一直干到离休。虽然没担任过高级领导职务,但其行政级别一直晋升至14级(享受正师职待遇)。
“晚辈儿的事儿,由他们自己做主。”
邹泽田以其朴实的性格、不攀不比的人生态度、认真的工作作风,赢得了老伴赵韵梅的芳心。“那时候,她在医大当护士,看我这人还不坏,就嫁给我了。”
邹泽田和老伴赵韵梅婚后育有三女一男4个孩子。他说,这些年,自己从来没跟老伴吵过嘴。“夫妻之间的事,对就对,错就错,干嘛非要争个高低上下?”说起小自己八岁的老伴,邹老一脸的幸福和满足。
邹老的四个子女中,除二女儿外,其他几个都是学医的,并且毕业后都从事与医务有关的工作,一些人以为这一定是他和老伴从中做了工作。可邹老说:“对子女的事,我从不过分要求或干预,不论工作还是生活只要儿女们觉得适合自己就好。”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今年100岁的邹泽田老人至少也该四世同堂了。他年龄最大的外孙子1980年出生,至今还没结婚,可邹老从不干预。每当有人问起此事,邹老总是哈哈一笑:“晚辈儿的事儿,由他们自己做主。”
日常中,经常有人请教邹泽田有什么长寿秘诀,他的回答是:“没心没肺,不知生气;不计不较,顺其自然。”生活中,他每日三餐正常饮食,不抽烟,也很少喝酒,自己的事自己做。
最后,邹老将自己的百岁人生总结为四句话:
医生没临床,当兵没扛枪。抗美援朝没过江,保家卫国在沈阳。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吕良德/文
通讯员张利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