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笔特殊党费 一颗颗赤诚之心

26.01.2017  09:06

  “这是张老师要上交给党组织的1万元党费。”去年夏天,沈阳一中党委收到了这样一笔特殊的党费,已经94岁高龄的离休老师张作宪委托家人把亲笔信和特殊党费交给了学校党组织,以此表达老人对党的特殊感情。

  张老师在信中提到,去年南方部分地区遭受洪灾,作为一名老党员,愿意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党和国家做些贡献,因此拿出1万元作为“救灾”党费。张老师的家人告诉记者,老人年事已高,握笔写字很吃力,但他反反复复坚持写了一个上午。

  原来,这已经不是张老师第一次缴纳特殊党费了,早在2014年,张老师就已经缴纳过5000元的特殊党费。张老师离休后本可以将组织关系转到居住地所在社区,他却一直坚持要把组织关系留在学校,他告诉记者,“我在一中工作了30多年,这期间有同事对我的关心,有组织上对我的照顾,我对学校充满了深深的感情。虽然我现在离休了,但我依然是一名党员,我的组织关系必须要留在学校。”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时候,张老师会定期坐公交车主动到学校缴纳党费,履行一名老党员的义务。

  在沈阳,还有许多党员在缴纳特殊党费。和平区沈铁五校有一名老党员叫刘长珍,今年73岁了,她没有家庭,没有子女,住在老年公寓,却在去年向党组织交了1000元特殊党费。她说,自己退休多年了,能为党做的事很有限,就交上一份特殊党费以表达对党的热爱。

  其实,刘老师缴纳特殊党费也不是第一次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建党90周年她都以这样的形式表达过自己的心意。刘老师虽然住在老年公寓,但她始终坚持学习党章、阅读党刊,处处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受到大家的爱戴和尊重,是老年公寓里“最活跃的年轻党员”。

  缴纳特殊党费不仅仅是老党员的专利,不少年轻党员也纷纷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对党的忠诚。今年29岁的孙伊凡是辽中区蒲西街道纺纱社区的普通党员,去年6月,他拾到了一个装有15万现金的包裹,在等待2个多小时仍不见失主后他报了案,并配合公安机关多方联系查找,最终将拾到的钱物送还失主。为表感谢,失主专程向孙伊凡赠送了一面锦旗和1000元酬谢金。面对失主的酬谢,孙伊凡婉言谢绝了,最后经失主再三要求,孙伊凡勉强收下这份心意。但孙伊凡当即向党组织提出,要将这笔钱作为特殊党费上交。

  有境界自成高格,经考验方见本色。一笔笔特殊党费,就是一颗颗赤诚的心,在全市,坚持缴纳特殊党费的党员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的行为彰显着高尚纯洁的精神境界,折射出党性的光辉。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梁馨月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