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有底线,言论有界限

04.06.2015  17:55

  由中央网信办、中央编办、教育部等十部门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于6月1日正式启动。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在启动仪式上致辞,呼吁全社会携起手来,大力培育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的新一代“中国好网民”。

  “中国好网民”要理性上网。一个理性的人,会具有冷静的态度、全面的认知、详细的分析,也会对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予以预测预判。通俗地说,一个理性的人,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盲动,不凭感觉怀疑与否定,而是会通过合理推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理智上控制自己的言谈举止。

  “中国好网民”需要理性品质。一方面,如今网络信息愈来愈纷繁复杂、林林总总、真假难辨,网民很容易在“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和自我。要想收获对学习、工作、生活真正有用的信息,就需要秉持理性态度,学会辨识网络信息真伪。若受其蛊惑,不假思索地采信或转发,就会在无意间成为虚假网络信息传播的帮凶,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媒体人”的互联网时代,网友言论同样纷繁复杂。虽然有真情实意、真知灼见,但也有理性不足、感性有余的网络意见,甚至是别有用心的所谓“民意”掺杂其间。要想不被虚假网络意见所蒙蔽,甚至被人当“”使,就需要秉持理性态度,辨识网络意见的真实性。

  那么,“中国好网民”的理性品质从哪里来?答案是从“上网有底线”与“言论有界限”中培养而来。

  我们做人处世,一言一行都要守住底线。网民上网,同样必须要有底线意识,比如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中国好网民”必须严守这些底线,营造清朗网络环境。大家都守好这些底线,就是在给网络“保健康”,给网络“造净土”。

  “中国好网民”上网有底线的一个突出表现,则是言论有界限。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网络都不是肆无忌惮的言说环境,都不能成为网民发泄负面情绪、散布谣言、违背公德、破坏团结、制造对立、扰乱秩序、影响稳定的自由媒介。一旦网络言论失去了边界,也就丢掉了言论责任,每个网友在这个公共话语平台,都可能反受其害。

  正如鲁炜所说,“网络安全不仅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每一个网民的切身利益”。我们每一个网民,都需要理性上网,做到上网有底线、言论有界限,为网络健康发展、网络运行有序、网络文化繁荣、网络生态良好、网络空间清朗尽一份力,实现从“中国好公民”到“中国好网民”的身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