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丰:助推全县40个贫困村脱贫销号
今年57岁的西丰县柏榆镇文安村义方屯贫困户殷发友利用镇扶贫协会的扶贫互助金,以投资入股寄养的方式加入德盛源肉牛养殖合作社,搞起了育肥牛饲养,今年可饲养4头育肥牛,收入6000元。殷发友高兴地说,有扶贫互助金和合作社的帮助,他今年就可摆脱贫困。
文安村党支部书记祁学东告诉记者,他们村是今年我市的脱贫销号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9户、490人, 2015年已脱贫41户、143人;2016年预脱贫107户、307人。按照“五个一批”的总体要求,今年贫困户的脱贫措施已全部落实到户、到人,其中黄牛养殖脱贫190人、果树种植脱贫11人、移民扶贫和住房改善脱贫10人、发放教育学费补助和生活补贴脱贫8人、务工脱贫76人、领导干部包扶脱贫2人、低保政策兜底脱贫10人。剩余31户、40人也都落实了脱贫措施。预计到今年底,文安村的179户贫困户将全部摆脱贫困。
在帮贫困户脱贫的同时,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文安村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新修建了水泥村路,并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民苏海波说:“过去我们屯的路都是土路,一下雨路上都是泥,现在修了水泥路,还安上了路灯,环境比以前好多了。”
据了解,文安村基础设施建设已达到贫困村退出标准。像文安村一样,今年全县有40个贫困村要脱贫销号。贫困村销号的主要衡量指标是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村通沥青(水泥)路面、饮水安全贫困户比率98%以上、住房安全贫困户比率98%以上、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覆盖、有村卫生室、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贫困人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以上。
为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有序开展,结合西丰县实际,西丰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制定了《西丰县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退出办法》,《办法》确定2016-2018年,每年脱贫销号40个贫困村,到2020年全县120个贫困村实现脱贫销号。《办法》中规定,贫困村退出以行政村为单位,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要降至2%以下, 统筹考虑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综合因素。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党委、政府根据当地群众意愿和实际情况,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40个贫困村为主战场,按照贫困村脱贫销号标准,整合资金统筹补齐“路、水、电、房、网”等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以发展扶贫产业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搭建政策扶持、技术保障平台,引领群众发展富民产业,构建双联主导、多元扶持、多向发力的脱贫攻坚格局。在40个贫困村先后启动实施了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把培育壮大特色富民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突破口,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全力实施“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贫困户”的“一对一”产业帮扶脱贫致富模式,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引导贫困群众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核桃、桑蚕、畜禽、山葡萄、中草药、特色水产、特色水果等产业,夯实发展基础,拓宽脱贫路子,助推贫困村脱贫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