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端掉大连刘氏33人走私团伙
春节将至,市民们正张罗着购置年货,一伙走私分子却试图利用节日期间副食品市场供需两旺之机,走私牛肉进境以牟取暴利。历经10个月,1月17日,海关专案组一举端掉大连刘氏走私犯罪团伙,抓获包括刘某在内的犯罪嫌疑人33人,初步查实涉案冻品6000余吨,案值近2亿元人民币。
进口牛肉价格仅为国产牛肉一半刘氏团伙具有走私牛肉重大嫌疑
去年3月份,大连海关、沈阳海关缉私部门获得重要线索:辖区内有牛肉走私进境。在海关总署的统一领导下,两关立即组织警力开展线索核查。一方面赴市场走访调研,据沈阳、大连地区牛肉一级市场调研结果显示,进口牛肉的批发价格在12元/斤,而同期国产牛肉的批发价格约在24元/斤。进口牛肉的价格如此便宜着实令人意外。当问到批发商这些牛肉来源时,得到含糊的答复是从国外进口的,由于价格便宜,往往供不应求。
与此同时,海关缉私人员调取大连口岸2010年以来进口冻品的所有数据,进行反复比对分析,以大连刘某为首的一个团伙进入缉私人员视野,该团伙在3年内进口冻牛肉数量巨大,而对外销售牛肉价格仅为同期市场价格的一半。海关缉私人员调取了他们进口冻品的相关单据和成交合同,发现该团伙旗下几个企业大部分进口冻牛肉都来自相同的国外供应商。刘氏团伙具有走私牛肉重大嫌疑。
成立专案组摸清走私脉络刘氏团伙走私冻牛肉牟利
鉴于该团伙近年来进口冻牛肉数量巨大,涉案企业同境外公司往来密切,参与人员复杂,海关总署为此成立了专案组,案件代号“3·27”。
随着侦查的深入,大连刘氏团伙走私犯罪活动的脉络逐渐清晰,经查,该团伙主要经营肉类、水果、海产品等国际贸易以及经营冷库等产业并大肆进行走私活动,其走私手法有以下三种:一是将产自于美国的牛肉伪报品名走私,如将牛肉伪报成猪类副产品;二是将产自于美国的牛肉伪报原产国走私,如伪报为加拿大的牛肉进口;三是低报价格,制作虚假合同、发票等相关单据,骗取通关。此外,为降低成本、牟取私利,该团伙还在国内冷库对即将过期的牛肉修改保质期限。同时,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浮出水面——刘某(男),大连本地人。证据显示,他就是这个走私团伙的一号人物。为了不引起刘某的察觉,侦查行动在其外围秘密展开。
260余名警力同时行动团伙被端案值近2亿元
经过专案组不间断地蹲守和外围控制,2015年1月16日,主要涉案嫌疑人在国内现身,专案组果断决定实施抓捕。当晚,在海关总署缉私局的统一指挥下,大连、沈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海关缉私局的260余名缉私警察同时展开统一行动。
1月17日,专案组一举抓获包括刘某在内的犯罪嫌疑人33人,冻结银行账户资金人民币3000余万元,查扣大批走私货物。至此,这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走私手段狡猾老练的走私犯罪团伙被一举端掉,初步查实涉案冻品6000余吨,案值近2亿元。
为什么会盯上冻牛肉?
我国养殖业起步较晚,与国外的产业化生产模式相比,生产成本高且产量有限,价格相差悬殊,冻牛肉在我国有很大的市场需求,这让走私分子盯住了这块 “大肥肉”妄图牟利。目前海关总署正在全国范围开展专项行动,坚决打击走私牛肉违法犯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