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70余处道路施工 十大措施缓堵
开车经过青年大街没有了往日的顺畅,时不时拥堵;通过三好桥,早高峰有时会堵十来分钟,多次险些迟到……近日,不少市民反映青年大街路况有些拥堵。
昨日召开的沈阳市道路交通缓堵保畅工作发布会给出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数据显示,今年10月沈阳市区主干道交通高峰平均车速29.89公里/小时,交通运行状况较好。但由于沈阳机动车总量已达170万辆,每天仍以600余台的数量递增,再加上目前沈阳路面有70余个道路施工项目在进行,全市交通运行存在一定的压力。根据沈阳市道路这一运行现状,交管部门采取十项措施舒缓交通,并向市民出行提出五大建议。
通过1.2万台浮动车GPS数据及道路微波检测系统的数据测算,10月份沈阳市区主干道交通高峰平均车速29.89公里/小时,交通运行状况较好,但个别点位存在交通滞缓。一是部分节点路段车速低于15公里/小时;二是跨铁路通道交通滞缓。受沈山、沈吉等铁路线及浑河水域影响,城区内各区域路网连通不畅;三是施工路段及调流区域流量变化明显。受施工影响,相比施工前青年大街全天增幅达到8300余辆,高峰小时增幅达到了1000余辆。
十大措施缓堵
西塔北市等进行单行路网调整
1.在中心城区增设可变车道42处,设置时间性禁左路口62处,渠化路口170余处,设置公交专用道197公里。下一步将在西塔、北市等区域进行单行路网调整。
2.对1020处交通信号实行实时、分区监控,对32条主要道路信号配时进行了优化,对87处路口信号运行模式进行了调整。
3.针对城区高峰时段交通流量较大的情况,在进城通道采取流量控制的办法均衡道路资源,提高道路利用效率。
4.发布《关于浑南新城区域部分车种限行的通告》,调整浑南区的摩托车(含正三轮)、货车、环保绿标区等限行政策。
5.优化勤务模式,大力推行手机APP处理交通事故,同时将北部大学城和西部开发区四环内一并纳入到快速理赔范围内,方便市民办理业务。
6.科学部署警力和交通设施,特别是南北二干线的封闭施工,为此在青年南大街南段启动远端调流措施,临时关闭青年南大街/浑南三路匝道,控制浑南大道互通由东向北、由西向北匝道车流,引导车辆通过五爱隧道、富民桥、长青桥、三好桥、南京桥进入市区。
7.以智能交通指挥中心为主,以电视监控、交通数据分析为支撑,实行支队、大队、中队三级指挥调度,建立疏堵责任制度和交警大队领导包区、中队长包线、民警包点的三级包保体系,保证第一时间快速处置拥堵情况。
8.建立缓堵保畅应急勤务模式,建立“五级预警、三级响应”的全警管交通应急勤务模式;针对青年大街、北陵大街、南京街、黄河大街等主要干道实行加强性勤务部署。
9.开展扰序致堵行为治理。今年以来,全市查处各类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348.3万件,同比增长62.48%。
10.将交通管理与“互联网+”有机结合,全时空、全方位、立体化、点对点开展宣传教育和交通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