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濒危植物 守住生态家园

05.06.2015  19:02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实现永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环境保护部日前发布了《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15版》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结果显示,我国34450种高等植物中,已有27种绝灭,其中包括拟短月藓、单花百合等苔藓、蕨类和被子植物。在红色名录中,被列入易危、濒危、极度濒危3个等级的植物共有3767种,其中,受威胁比例最高的植物类群为裸子植物,高达51%。虽然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退化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遏制,濒危植物保护刻不容缓。

植物灭绝速度令人心惊

许多物种都有约百万年的存亡周期,时间到了,就会出现更替。研究发现,地球上的物种正在以每年1000个的速度消亡。而在过去的500年间,物种消亡的速度是每年100个。也有研究表明,目前动植物物种的灭绝速度至少是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之前的1000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一项世界植物灭绝风险性全球分析表明,与哺乳动物一样,世界上超过1/5的植物种类面临灭绝的危险。值得一提的是,植物灭绝速度要比动物快。因为哺乳动物和鸟类,可以移动迁徙,而大多数植物,要依靠种子或花粉才能“迁徙”。城市化和人为因素让森林面积缩小,而高山上、小岛屿等地方的植物则显得更加无助。如果再遇到气温升高、两极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等影响,且生活在那里的物种没有在环境变化之前找到合适的栖身地,就有灭绝的危险。

截至去年6月,IUCN红色名录已经评估了73686个物种,其中22103个物种受到灭绝威胁。《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对我国34450种高等植物的评估结果显示,绝灭27种,野外绝灭10种,地区绝灭15种。

名录编制专家覃海宁强调,人们不应仅关注这52种植物,更要放眼全局,关注到还有3767种植物物种受威胁,2723种属于近危。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这些受威胁和近危物种面临的危险将会提升。

此外,覃海宁表示,由于缺乏确切的数据,研究人员无法判定一些植物是否濒危或灭绝。评估中发现,属于数据缺乏的植物有3600多种。因为缺少研究和野外实地调查,我们对这些物种的野外生存状况了解不够。有的物种多年未被发现,有的物种曾被采集到制成标本、被拍下照片或在论文中被确认出现过,但对于它们的生境描述资料并不多。它们当中的一些物种,受威胁的等级可能很高,甚至已经灭绝。

评估中,数据缺乏物种的比例很高,表明我国物种资源的本底还不清楚。因此,覃海宁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启动生物物种资源本底调查,真正查明我国物种资源的数量、县域范围的分布情况、居群数量、受威胁现状以及潜在的威胁因素等,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

濒危物种是指在短时间内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其种群数量已达到存活极限,种群大小进一步减小将导致物种灭绝。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同一物种可能属于不同的濒危类型。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意义重大。

科学价值。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许多植物是研究植物起源、物种进化的有力依据。例如,野生水稻包含了大量优秀基因,有抗病、抗虫、抗杂草基因,也有高效营养基因和高产优质基因。人们通过对野生稻的杂交改造,创造了诸多奇迹。

生态价值。濒危植物的生态价值无法估量。一个物种的消失可能会带来几十种伴生物种的消失。保护濒危植物对于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食用和药用价值。例如,厚朴的树皮是传统中药材,早在公元100年就被用来缓解紧张和焦虑,治疗咳嗽等。然而,由于人们对厚朴树皮的药用需求量很大,如今厚朴的野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此外,植物还具有美学价值、家用和工业生产价值。

生境丧失加快植物濒危进程

植物濒危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包括客观自然因素,也包括人类活动的影响。

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所导致。一些植物的分布区域狭窄,或者种类较少,这个物种的竞争力就会下降,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灭绝。有的植物繁殖能力不强,不能很快建立种群,也会引起数量的急剧减少。自然环境会对种群形成优胜劣汰的选择。要适应千变万化的自然环境,种群内就必须不断有遗传变异,因而遗传变异概率极低的物种也可能灭绝。

环境因素所致。包括海平面上升、火山爆发、地质作用、极端天气、磁场逆转、天体碰撞等。这些因素有可能导致植物的生存环境恶化,食物链被破坏等后果,影响植物物种的繁衍和生存。

生物因素所致。当不同物种共同利用同一有限资源时,或当某一类个体数量迅速增加时,常常出现物种间的竞争。种间竞争伴随着重大地质事件、人为干扰等因素,会导致物种的灭绝。此外,一些寄生和治病微生物也有可能损害寄主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植物体发育不良或死亡。

人类活动影响。人类活动对珍稀濒危植物的影响主要有3方面。一是人类对植物资源的滥用和掠夺性开发,使得植物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二是人类活动破坏了植物生存环境,进而影响植物生存。例如,人类活动造成的荒漠化加剧、草场缩小、大气污染、酸雨等,对植物生存造成巨大压力。三是随着交通的便利和人员往来的频繁,人类活动常常导致生物入侵。引进的外来物种在新环境中没有天敌,食物链被切断,就会疯狂繁衍,威胁本地物种。

野外绝灭危害大

通过科学家的努力,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实现人工栽培。然而,从生物学上看,野外物种和人工培育物种有所不同。野外物种生存在天然环境中,其抗性更强。一些野外绝灭物种即便在植物园中保留下人工培育种,但要实现物种重引进仍难上加难。

广西火桐物种稀少,属松科常绿乔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野生植株仅剩3株。木材纹理直,材质柔韧易加工,不开裂,是制作家具等的上等用材。

普陀鹅耳枥,我国特有的落叶乔木,自然生长情况下仅存1株,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佛顶山慧济寺西侧。现已通过技术繁育出大量普陀鹅耳枥树苗,使其暂时脱离灭绝危险。

绒毛皂荚因荚果密被黄绿色绒毛而得名,目前全世界存在的野生数量仅有4株,分布在我国湖南省衡阳市。绒毛皂荚的荚果成熟后难以开裂,种子发芽率很低,在自然状态下繁殖能力很弱。

种子库——植物的“诺亚方舟

为了保存地球上的植物物种,避免它们从地球上灭绝,早在20世纪20 年代,前苏联科学家尼科莱·瓦维洛夫就率先提出建立种子银行的设想,并在圣彼得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种子银行。此后,世界上先后建立起上千座种子库。

■挪威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

挪威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是世界上第一座属于全人类的农作物种子库,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种子库。它可储存450万种、约22.5亿颗种子样本,是全球农作物品种数量的两倍,目前约1亿颗来自世界各地的农作物种子被保存在其中。种子库储藏室中长年保持零下18摄氏度的低温,小麦、大麦和豌豆等重要农作物种子可持续保存上千年。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种子库建立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一座砂岩山内部,距离北极点约1000公里,高出海平面130米。即便周围的冰川融化,它仍然能够保持环境干燥。种子库的外围是厚达1 米的水泥墙,库内备有防爆门和两个密封舱。其安全性堪比美国肯塔基州国家黄金储藏库纳克斯堡,甚至可以抵御原子弹爆炸。因此,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也被认为是全球最安全的种子库。

■英国千年种子库

在挪威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建成以前,英国千年种子库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种子库。千年种子库位于英国西萨塞克斯郡的地下仓库,是英国千年委员会投资3000万英镑,总共花费8000万英镑建成的千年工程之一,故称为“千年种子库”。

英国千年种子库不仅储存英国本土的植物种子,还收集保存了全球数万份种子,其中包括稀有物种、濒危物种和人们所熟知的经济植物物种等。该种子库的储存环境温度为零下20摄氏度,种子可以长久保存。

千年种子库乐于将收藏的种子分享给需要的国家、收集机构、高校等,进行种子研究和保存工作。不过前提是,这些机构必须签署承诺,确保种子不作商用。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位于云南昆明,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种质库,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种质资源库主要包括种子库、植物离体种质库、DNA库、微生物库、动物种质库、信息中心和植物种质资源圃。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设计总容量约为17 万份(株)。主要收藏的种质资源来源于我国各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这两大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地区。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还利用国际合作的机会与全球各个种子库开展合作,收集到的种子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世界农林中心、以及千年种子库等全球的种子库中共享。此外,该种质库也为东南亚的老挝、柬埔寨等一些没有建立种子库的国家收集种子,帮助保护整个亚洲受威胁的物种。

综合措施推进濒危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的目标是,通过不减少基因和物种多样性、不毁坏重要生态环境的方式,尽快挽救和保护濒危的生物资源,以保证生物多样性持续发展。

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最重要、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保存自然界的原始面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场所,还能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将植物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实施迁地保护。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等原因,而面临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植物园等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它有助于深入认识被保护生物的形态学特征、系统和进化关系等生物学规律,从而为就地保护的管理和检测提供依据。此举目的在于重新建立野生群落。

加强宣传教育。濒危植物保护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要发挥社会组织、科研教育机构和新闻媒体等的作用,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增进公众对濒危珍稀植物的了解,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完善法律体系。有专家建议,健全和完善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通过修订《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并促其上升为法律。制定地方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行政法规和保护名录,健全法律体系。同时,严格执法,坚决打击违法盗伐、销售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