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绿水青山 打造金山银山

25.06.2015  11:24

保护绿水青山 打造金山银山

——内蒙古森工集团(大兴安岭林管局)经济转型扫描

  巍巍兴安岭,积翠大森林。

祖国正北方,总有那么一抹绿色在闪耀。

内蒙古森工集团(大兴安岭林管局)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主动将生态文明建设当作第一使命,将转型发展当作第一要务,在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征途中奋力前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内蒙古森工集团(大兴安岭林管局)明确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转型路径,确立了打造“内蒙古最大的森林碳汇基地、最大的商品林储备基地、最大的绿化种苗基地、最大的绿色林特产品培育加工基地、最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森林资源综合利用龙头、清洁能源生产龙头、矿产资源开发龙头”的“五大基地、三大龙头”产业布局,发展目标更加科学化、具体化。

  “南有西双版纳、北有莫尔道嘎”“中国冷极”“根河房车露营基地”……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称、一条条引人入胜的宣传语渐入人们视野,一批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森林旅游景区备受游客青睐。

莫尔道嘎“森林1号”小火车于去年驶入森林深处,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旅游产业再添亮丽的一笔。一时间,“森林小火车”备受国内外游客热捧,人民网、新华网等各级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关注,“森林小火车”频现各大网站首页,形象地展示了旅游产业继续“领跑”林区转型发展的强劲动力。

根据林区旅游资源分布特点,该集团规划了南以阿尔山、北以北部原始林区、东以毕拉河为核心的三大旅游板块,以点带面推动林区旅游产业率先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旅游收入屡创新高,旅游产业正在成为林区经济转型、富民兴林的支柱产业。据了解,林区去年累计接待游客106.6万人次,同比增长53%;旅游综合收入6.47亿元,同比增长81%,实现历史新高。

转型发展”百花齐放”

独具大兴安岭特色的绿化苗木产业、林下经济也在逐年升温。进入植树季节以来,根河林业局领导干部带领职工群众已在森泰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好里堡种苗定植区义务劳动了半个多月。作为林区绿化苗木基地的重要区域,根河林业局注册成立了种苗公司,并取得园林绿化三级资质,成为林区第一家获得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和施工资质的单位,目前,苗木总量已达5000万株,正在向存苗1亿株、圃地面积5000亩的目标迈进。去年,公司种苗销售完成500万元的经营目标,今年,他们的目标是1500万元。

今年,阿里河林业局齐奇岭林场集资24万元带领职工发展食用菌培植产业,目前,已培植滑子菇40万盘、木耳2万袋。经过连续几年的打造,食用菌培植产业成为该林场的主导产业,每到收获季节,外地客商络绎不绝,滑子菇供不应求,“小蘑菇、大产业”在这里得到了印证。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该林场采取“创业带头人+互助组”模式,带领职工共同致富。去年,职工户均收入3-5万元,高者可达10万元。

独具特色的致富产业正蓬勃蔓延于林区各地。克一河林业局是远近闻名的“黑木耳之乡”,职工群众在黑木耳种植中尝到了甜头,产业发展势头高涨,当地的“诺敏山”品牌已成为国家、自治区知名品牌。大杨树林业局在蓝莓、榛子种植中独树一帜,不仅有效遏制了林缘后退,还为当地群众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各类林间林下资源,按照规模化、集约化思路,该集团正努力打造“培育、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绿色林特产品生产基地。

与之同步的是,在森林碳汇方面,该集团分别与三家碳资产交易中介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4个林业局开展试点,20.5万亩人工造林项目已完成挂牌公示。在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大兴安岭浆纸公司特种纸技改升级成功投产;对俄森林资源合作营业额8049万美元。在清洁能源开发方面,林区水资源综合开发产业正在稳步推进。

改革与发展锁定新目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该集团科学研判当前形势,认真谋划工作思路,召开改革发展会议,分3个阶段自下而上梳理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听取各层面对林区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明确改革发展思路和措施。

如今,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已锁定了新目标:到2023年第十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时,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森林面积达835万公顷,活立木蓄积达11亿立方米,资源总量持续增长,生态系统更加健康稳定,生态示范作用明显;依托良好的生态系统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培育种苗绿化、生态旅游、林下资源开发、清洁能源、木材进出口加工等生态主导型新兴产业体系,形成要素合理流动配置、就业带动能力强、产权多元、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格局。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之路必将越走越宽阔。(记者  郭卫岩  通讯员  刘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