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9年七旬大爷每天20公里骑遍沈阳
74岁的徐大爷骑行9年,从沈阳浑南现代商贸区优品天地社区骑到市图书馆近10公里的路程不到半小时。辽沈晚报、辽沈客户端记者闫尚摄
2007年,徐大爷退休,改变了以往一周跑步四次的健身习惯,买辆自行车开始骑行。2008年,他形成自己的健身习惯:冬天轮滑,春夏秋骑行。每天跟随十几位平均年龄70岁的大爷一起骑行20公里,骑遍沈阳,“很带劲”。
骑行9年,最大开销就是那辆骑了8年的4000元德国产自行车:“这不比买那些所谓的保健品便宜?”
退休后骑行“锻炼是药”
市民徐其先今年74岁,身高约1.7米,身材精瘦,经常的装扮是身穿红色冲锋衣、头戴骑行帽。骑着那辆陪伴他8年的德国产公路赛车,从他家所在的沈阳浑南现代商贸区优品天地社区骑到沈阳市图书馆近10公里的路程不到半小时。
“最近天转暖,我先骑一骑感受一下,等天气稳定了,我再召集老伙伴们开始今年的骑行。”徐大爷嗓门洪亮,脸上布满风吹的红血丝,“一天不锻炼,浑身难受”。
徐大爷说自己一直有运动细胞:上学时练单杠、吊环、滑冰,工作后保持每周四次跑步,退休后买辆自行车开始跟着骑行队的人骑行。“刚骑那段时间,我也没讲究啥装备,买辆普通的400块钱的自行车骑,也挺好。”
跟着骑了近一年,徐大爷爱上了骑行,花费4000元退休金买了现在这辆公路赛车自行车,置备了冲锋衣、骑行帽等较为专业的装备。
如今坚持运动9年,徐大爷根据沈阳的天气状况设计了一套锻炼方案:冬天练轮滑,春夏秋骑行,偶尔晚上打陀螺。“每天坚持锻炼2个小时,骑行的话每天得骑20多公里。”
得益于运动,徐大爷很少得病,对此他更坚信锻炼就是良药:“这骑了9年,加上补胎等费用不足一万。我这身体健康了,不比买药强?!”
拉着老伴和朋友锻炼
退休后,徐大爷一直和老伴互相照顾,他主攻家务、买菜,老伴负责做饭。对于现在的日子他很知足,“老两口健健康康的比啥都好”。
说起老伴,徐大爷表示“有点任性”:“她有类风湿病不爱运动,身体一不舒服就得吃药。有段时间迷上了保健品,好几次差点花钱买。我不让买,告诉她,是药三分毒,还是得锻炼。”
之后,徐大爷开始带着老伴出门锻炼:“不是让她跟我一块骑行,而是让她自己跳广场舞,或者是溜达、遛弯,进行这些小幅度的运动。”
不仅仅带动老伴运动,徐大爷还和社区的十来位老伙伴组织了自己的骑行队,十几位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的老大爷一块骑车,转遍了沈阳。
提醒找适合自己的运动
骑行9年,徐大爷说骑车时磕到脚,摔了头都是难免的,最重要的是他一直知道自己的运动底线。“我现在的运动量比我年轻时小多了,我不逞强,能承受多少公里骑多少公里,不然骑到半路回不了家,不就麻烦了。”
如今参加骑行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徐大爷贴心地为“骑行新人”支招:“最好是找个骑行队跟着一块骑,有个照应。第一次骑,别逞强,骑慢一些,建议新手每天骑一小时,10公里就行。”
徐大爷总结骑行的最佳地点是地广人稀的地方,“车少安全隐患就少一些”。他还总结出室内几个比较适宜骑行的区域:“家住浑南的,可以去全运路附近,那边环境好,适宜骑行;家住皇姑区、于洪区的可以去沈北新区,那边也车较少,也适合骑行。”
同时,徐大爷也提到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应该多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慢跑、打太极、跳广场舞、打陀螺都是挺不错的运动项目,不适宜剧烈运动的人可以尝试这种类型的运动方法。”
对此,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循环三科栾波主任也提到,老年人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要适当运动,标准就是“不能超过自己能承担的负荷”,不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过度运动,推荐慢跑、散步、太极拳等运动项目。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闫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