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改革 既要保障粮食安全又要让价格回归市场
今年玉米收购将由过去的临时收储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表明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改革又迈出关键一步。对我国来说,价格改革之路必须符合国情农情。具体来说,就是既让价格回归市场,通过价格手段使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又保障粮食安全,切实维护好农民利益。要把市场和政府两只手都用好,克服一切困难,过好农产品价格改革这一关
令人关注的农产品价格改革正逐步进入深水区。日前,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召开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通气会明确表示,今年玉米收购将由过去的临时收储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至此,继2014年开展棉花、大豆价补分离改革试点,以及2015年取消油菜籽临时收储之后,我国粮食类作物中产量最大的玉米也走上价格改革之路。这意味着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改革又迈出关键一步。
农产品,尤其是以粮棉油糖等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价格改革之路殊不平凡。从计划经济时代的价格全面管控,到改革开放之后逐步放开“统购统销”,再到通过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政策性保护收购与市场化收购并行,我国大宗农产品形成了独特的半政策半市场现象。由于政策性收购与市场价格差距越来越大,半政策半市场状况压力不小,最终演化为“政策市”。比如,2014年目标价格改革前的棉花和近几年的玉米,只能高价收购堆进仓库,企业用进口产品或替代品,市场调节价格功能失灵。
一边是“政策市”难以为继,一边是市场对理顺价格的要求与日俱增,农产品价格改革就在这种倒逼压力与主动作为的背景下拉开序幕。从生产源头看,“政策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农民收益,但也助推农民“埋头种地不问市场”,难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从销售市场看,“政策市”偏离了价格形成的正常轨道,不反映市场供求与成本之间的真实状况,最终将造成农产品供给永远“长不大”;从加工环节看,“政策市”割裂了加工企业与市场的自然关系,推升企业成本,造成农产品产业链的“链梗阻”。而且,长期“政策市”还加重了财政负担,增大了超出WTO补贴规则的风险。
价格改革势在必行,但并不意味着轻易而行,在这方面,我们曾有深刻的历史教训。因此,是追求一步到位,还是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是单兵突进,还是统筹考虑、综合施策?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涉及价格改革目的与改革能否成功的核心问题。可喜的是,经过长期探索,我们正在找到一条符合国情农情的价格改革之路。
这条路,就是首先明确价格改革的目的与原则,既让价格回归市场,通过价格手段使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又发挥好政府这只手的作用,保障粮食安全,维护农民利益。把维护农民利益作为价格改革乃至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点,既是价格改革成功的关键,也是农村改革成功的关键。
遵循这一顶层设计,在改革步骤上,我们采取试点先行的方式,在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再全面推开;在品种上,首先选择棉花、大豆这样非普遍种植的大宗产品;在补贴方式上,选择价补分离方式,即合理确定目标价格,对收购价格与目标价格之间的差价给予补贴。从新疆棉花与东北大豆试点来看,这种方式达到了预期效果,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价格改革路径也正在不断清晰。
农产品价格改革既是一块硬骨头,又是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无论困难多大,这一关必须过。在这点上,农产品价格改革之所以取得成效,既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勇气,又突出顶层设计,起步之时就明确了方向、目标和路径,既敢于创新,又尊重实践,不搞一刀切,避免了盲目与震荡。(瞿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