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神”刘敬贤经历改革开放40年辽菜巨变
“中国食神”刘敬贤经历改革开放40年辽菜巨变
当年同学聚会肘子上来就没
如今辽菜更重健康走向全国
1983年,刘敬贤代表辽宁队参加“首届全国烹饪大赛暨全国烹饪名师技术表演鉴定会”,夺得“全国首届烹饪大赛”冠军,位居全国十佳厨师之首,成为弘扬辽菜第一人。
如今已是功勋烹饪艺术家、被誉为“中国食神”的刘敬贤还能清晰记得40年前、30年前、20年前、10年前的很多事情和重要节点——他记忆中的妈妈菜,是齁咸的盆菜;当年和同学聚会肘子上来就没,这种窘境一直持续到他成年……
面对记者的采访,刘敬贤娓娓道来,改革开放40年为他个人、为辽宁烹饪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艰苦学艺 一天拾掇500斤黄花鱼
1963年,本来有机会考大学的刘敬贤阴差阳错地进了厨师培训班。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当时沈阳有名的香雪饭店,那段日子里他扫地、洗菜、推煤、掏炉灰样样都要干。
幸运的是,刘敬贤遇到了唐克明、刘国栋这样的顶尖名师,而且一遇就是四个。他是唐克明先生宫廷御膳的传人,随后又拜师王甫亭、刘国栋和任树芳三位大师为师。
“别人拜一位名师都难,幸运的我能够拜到这四位老师。所以我总感叹,有师父真好。”刘敬贤说到这里,感念不已。
那时候,教徒和如今大有不同。当时,烹饪大师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虽然厨艺精湛,但教徒弟还是老传统,愿意学就多教你,徒弟要能吃苦、机灵、人品好,眼色也要好。
刘敬贤能吃苦、文化水平高,这让老师看在眼里。有一次下班,唐克明突然叫住了刘敬贤,让他收拾一车鱼。
“一车鱼就是500斤,需要刮鱼鳞,收拾干净,再收起来。可刘敬贤二话没说,把鱼都收拾完了。”
他的努力还体现在苦练基本功上,为了练好颠勺,他日夜练习,把膀子都练肿了。但正是勤学加苦练,让他成就了深厚的基本功,时隔五十多年,他仍然能够自如颠勺,展示出“凤凰单展翅”的颠勺绝技。
在跟唐克明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大翻勺技术让刘敬贤羡慕不已,他下决心苦练这一技术。
他用的是笨办法:在铁锅内装入五斤沙子,单手翻不动就先练双手,因为动作不熟练,把沙子翻到眼睛里是常事,只能慢慢地练熟再用单手。这样苦练了三年,刘敬贤终于能够熟练翻出“凤凰单展翅”(横翻)和“顺手牵羊”(竖翻)这两个绝活,也算是把两位大师的翻勺绝技传承了下来。
2006年,刘敬贤到云南昆明参加活动。由于主办方的失误,将本应该准备的共三斤六两的鱼,买成了共七斤二两的鱼,他临上场时才发现鱼重了一倍,但凭借多年苦练的基本功,他完成了完美的翻勺表演,将鱼完整无损地做了出来。
小时的“妈妈菜”盐度几乎达到饱和
说起很多人心心念念的“妈妈菜”,刘敬贤也是记忆难忘。“那时候吃妈妈做的菜,总觉得咸,没多一会儿就觉得渴,吃完饭就猛喝水。后来我学厨了才知道是因为家里穷,买不起菜,妈妈做菜时就多加盐,盐几乎放到饱和了,没法再加。”
其实在生活水平提高之前,生活的窘境处处都有。那时候刘敬贤和同学们聚会时,肘子是必点的硬菜。人们迫切地需要蛋白质和热量,肘子一上来,只要动作慢一点就消失了。直到近年,大家才对肉司空见惯,刘敬贤也是突然发觉肘子居然没人吃了。
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生活方式的变化,作为餐饮行业资深从业者,刘敬贤更是感触颇深。
经典“夺冠菜”随时代发展而变化
1983年春天,辽宁省接到了举办首届全国烹饪名师技术表演鉴定会的通知,39岁的刘敬贤被选定为四位参赛厨师之一。
1983年11月8日,首届全国烹饪大赛暨全国烹饪名师技术表演鉴定会开战,刘敬贤的第一款菜“兰花熊掌”拿到了所有评委的满分。溥仪的弟弟溥杰说:我以前在皇宫里吃过这道菜,但味道没有这位师傅做得好。
当时,几位德高望重的评委与刘敬贤互不相识,但评委们对刘敬贤作品的点评让他激动不已。
“溥杰先生这嘴真灵,我学习的是唐克明先生的御膳做法,但到了80年代,烹饪的食材和调味品都有了变化,确实应该比那时候要好吃了。”随后,刘敬贤一鼓作气,拿下了比赛冠军。
“兰花熊掌”作为他的满分菜,也载入了中国烹饪的史册。自从刘敬贤参加全国大赛夺冠之后,辽菜才扬名于世。
不过,因为各种原因,“兰花熊掌”现在已经不允许制作和销售了。为了能把这道菜品传承下去,刘敬贤和徒弟罗永存研发了新的“兰花熊掌”,他们用牛腿肉、鸡腿肉和香菇搭配,取名为“掌上明珠、兰花熊掌”,味道完全不逊色于原版。“现在时代发展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不但要吃好,更要绿色、环保、健康、卫生、快捷。”
徒弟一句“肉是什么”问懵刘敬贤
其实从刘敬贤这一代开始,厨师开始进入了精细科学的阶段。刘敬贤很久以前就意识到,光懂厨艺是走不远的。
由于厨艺出色,刘敬贤先后在两个厨师培训学校任教,一教就是20年。他粗略统计,自己教过的学生有三万多人,收的徒弟有一百多人,也正是与这些徒弟、学生教学相长,才让刘敬贤成为承前启后的烹饪大师。
有一次他在讲课中,一个学生问他:“老师,肉是什么?”这个问题把刘敬贤问懵了。乍一看是根本不用想的常识问题,但仔细一想,真的不知如何作答。下课后,刘敬贤到处翻资料,终于在北京卫生系统出版的一本书上找到了答案。“组成动物有机体所有组织的总和,统称为肉,猪肉的平均化学成分中水占52%、蛋白质占16.9%、脂肪29.2%、碳水化合物1%等。”
书中对肉的解释让刘敬贤恍然大悟,肉中水的比例直接决定了烹饪时的火候、刀工等处理办法,这让他发现,之前学到的很多“惯例处理”,其实都有着明晰的理由。
另外一个例子是芹菜,东北人爱吃炒芹菜,但芹菜处理不好就容易塞牙。刘敬贤先用热水焯再用冷水浸泡,冷热收缩破坏掉芹菜的内部组织,形成了脆嫩可口的口感。
时代变化从力争吃饱到吃好吃健康
上世纪末,刘敬贤去日本参加婚礼,到后厨一看,被日本婚宴的做法惊呆了。“他们用袋装的半成品菜来做婚礼菜,后厨人员只要打开塑封袋加热装盘即可,这样的宴席又快又好,完全吃不出差别。”刘敬贤对这种工业化流水线的菜品制作赞赏有加。“只要健康、美味,这种烹饪方法是很值得学习的。”
刘敬贤师父那辈做菜不用味素,只用高汤,而如今餐前调味、烹调中的调味和餐桌上的辅助调味,各种调味办法让厨师有了更多发挥空间。
刘敬贤也深刻感受到了辽宁人在消费观念上的变化。从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还仅满足于吃饱,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到本世纪初期,因为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豪爽的东北人开始频频光顾饭店。
“如今现在到鹿鸣春吃个小满汉全席,几千块钱也能吃下来,现在人们看重的不再是面子。”刘敬贤说。
刘老还有个深刻感受,就是餐桌上劝酒的少多了。“现在的餐桌文化正在走向文明和科学,有人说不喝酒,大家也不太勉强他;可放在十几年前,不喝酒可能就有人掀桌子了。现在偶尔喝酒也绝对不是以前玩命喝的状态,餐桌礼仪走向文明,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发展的结果。”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刘臣君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刘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