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新闻网、北国网、腾讯网]辽宁省取消医师多点执业上限 缓解大医院压力

05.05.2015  17:23

为何要放宽多点执业条件?配合医改 缓解大医院压力

为何会在现在放宽医师多点执业的条件,工作人员解释这也是整个医疗改革大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现在的医改主要就是缓解大医院的压力,让更多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看病。而让医师多点执业就是为了分流患者,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省卫计委的工作人员解释。

  公立医院改革、构建分级诊疗模式都是为了分流大医院患者,而在此时,放宽医师多点执业的条件,也是配合全省的医疗改革。“医生在大医院出诊3天,在基层医院出诊2天。对大夫来说工作量可能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对于患者,就不必再去挤大医院了。”不过对于大医院医生忙,没有时间去多点执业这一现状,工作人员解释没法硬性规定。

  他介绍现在政策放宽,降低门槛,鼓励有资格的医师进行多点执业,但是具体的工作量医师还要和医院协商解决。“一周在本院出几天诊,这个就要看具体情况了,只能双方协商。

  目前我省确定沈阳、大连、鞍山为省级联系试点城市,同时要求其他各市要面向县乡村,选择若干试点单位,积极主动开展试点,全面推进工作。根据实际,对开展医师多点执业涉及的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等工作尽快研究制订试点方案。

   多点执业短期内能见效吗?此举涉及医生人事改革

  其实,推行多点执业,不仅仅是解决医生忙没时间的问题,更是一项综合改革。去年9月,在本溪召开的首届大型公立医院发展论坛上,专家们也对医师多点执业发表看法。

健康报副总编周冰认为,在大医院工作医生若多点执业,会遭遇一个尴尬的问题:医生是单位人还是社会人?如果是单位的人的话,医生所有的行为和工作除了休息以外都应该属于单位,医院要对医生负责全额奖金、养老、保险等福利保障,医生出了医疗事故医院负责帮助解决。但是如果医生成了社会人,医生与医院可能就是契约关系,国外的医院和医生的关系大都如此。“大型公立医院培养的医生,负责医生的奖金、福利,但是他们能不能像社会人一样,一个星期在医院出几回门诊,然后还可以去其他医院多点执业?这就涉及今后医生人事制度改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副书记李正赤也认为,如果医生是社会人,多点执业没问题。如果是单位人,单位对你工作的安排,应该是非常满的,医生在规定的上班时间是不可能有时间去别的地方执业的,医生出去以后还面临一个安全相关的流程问题。“与国外不同,国内大型公立医医院出了医疗事故,第一责任人是医院、院长,然后才是医生。多点执业以后医生就是第一责任人,所以如果要推行医师多点执业,要先建立相关的体系。

  此外,如果医生的服务由患者单独付费,而不与医院的效益挂钩,也会有效地推动多点执业的进行。因此,推行多点执业应该是一项包括人事制度改革、支付方式改革以及监管制度改革的综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