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职业相亲就没戏 海葬主持曾吓跑“对象”
房芳在主持海葬仪式-华商晨报华商响网记者蔡敏强摄
本报讯(华商晨报华商响网记者杨宇) 小伙来相亲,聊得好好的,一听她的职业指定没戏。
老同学聚会,一听她的行当,赶紧劝:“姑娘家干点啥不好?”
然而,如今的她却爱上了这份职业——海葬主持人。
“让那么多灵魂得到安宁,我的工作是伟大的”
“让灵魂在碧海蓝天中得到永生,让鲜花和泪水化作祭奠的挽联……”
3月14日,大连黄海海域的一艘船上,35岁的房芳咏读着海葬悼词,152位家属边聆听边追思故人。
短发的房芳看起来很干练,说起话来却轻轻柔柔。算起来,她已经是有着10年海葬工作经验的“老主持”了。
“刚干这个的时候心里很抵触。”房芳坦承,尽管心里忌讳,但她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下干,直到工作一年后遇到了一位失去儿子的母亲,“我跟她说,你的孩子融入大海后会获得安宁,而且大海都是相通的,相当于幼小的儿子去环游世界了,飞翔的海鸥也会给你带来问候的……”
房芳在安慰这位母亲的同时,自己的心里也豁亮了。
“我帮助那么多人把亲人送入大海,让那么多灵魂得到安宁,同时我又能给予家属最真挚的关怀,我的工作应该是伟大的啊!”房芳说。
此后,房芳再也不惧怕死亡,“像那位母亲,她儿子的骨灰就是我亲手帮着包裹起来的。”
同学说她的职业晦气老公觉得她的事业崇高
尽管自己接受了,但不代表身边人就接受了。
几年前,同学聚会时得知她是海葬主持人,好多人都说:“多晦气啊!大姑娘的干点啥不好,非做这行!”
因为职业原因,房芳也曾是“大龄剩女”。“相亲什么的,人家一听职业就干脆没戏了。”房芳摇摇头回忆说。
还好,房芳在30岁的时候终于把自己嫁了出去,“我老公和他的家人都挺开明的,不仅不嫌弃我的职业,甚至觉得我做的事很崇高!”
沈阳市民政局海葬办公室专职从事海葬主持人的主要是房芳和另一名女员工。
“每年春夏两季,周末基本上都休不着,都要往海边跑,随着这几年参加海葬人数越来越多,我和另一个同事每年都得分别主持20场左右。”她告诉记者,海葬主持人不光是主持那么简单,还要全程带队,并且要安慰过于伤心的家属。
采访中,有家属夸赞房芳是“海上天使”,房芳有些不好意思,“算不上什么天使,但能够让逝者灵魂得到安息,给予生者安慰,我就挺满足……”
今年首次集体海葬
60名逝者骨灰入海
本报讯(华商晨报华商响网记者杨宇)何必坟丘埋骨灰,我自寂然归大海。
3月14日,大连黄海某海域,哀乐低回,祭文荡肠,汽笛长鸣,60位逝者的骨灰在花瓣的簇拥下融入大海,回归自然。
这是沈阳市民政局组织的今年首次集体海葬活动。当日13时许,逝者王先生的遗愿得以实现。王先生的爱人苑女士说,老伴患病10年于2014年离世,“患病时他曾告诉我以后就把骨灰撒入大海,回归自然,也省的给儿女们留下麻烦。”
为了方便家属寄托哀思,每年沈阳市民政局都会组织集体祭祀。截至目前,已经有90余位以往参加海葬的家属报名参加集体海边祭祀。今年全年计划组织37次海葬活动,其中大连31次,营口6次,今年已成功报名的比去年同期增长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