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夜间占道停车场将逐步取消(图)

18.05.2015  18:43

  一些老旧小区楼宇之间的道路很窄,也不具备双向通行的条件,加上占道停车,经常发生顶牛现象。

  随着我市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停车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心城区现有停车泊位大约22万个,按照城市规划常规标准,缺口总量有五六十万个。预测到2020年中心城区需求总数将达到100万个。城市停车难的日趋突出,将严重影响正常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为了有效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作为停车场建设的组织协调部门,市建委组织专家对我市停车行业的现状进行了充分的、全面的、细致的调研。广泛听取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并参考上海、杭州、深圳、厦门等城市的经验做法,向市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快大连停车行业发展的意见。

  日前,市建委主任马成恩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大连停车产业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建管结合、疏堵结合、分期分批、分区分片”的思路,加强停车场建设,停车场周边范围内不设占道停车泊位,逐步取消夜间占道停车场。用3~5年的时间,实现“停车必入位”、“一车一位”,基本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结构合理、良性互动、健康发展,具有大连特色的停车行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根本改善我市停车面貌。

  以“品质立市”为指导

  构建“配建为主、公共为辅、占道停车为补充”供给格局

  马成恩透露,我市停车产业化发展战略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品质立市”为指导,坚持统筹规划、建管结合、市场运作、强化管理,大力实施多元化投资、多渠道建设、规范化经营的停车产业化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投资―建设―经营”为一体的停车场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快构建“配建为主、公共为辅、占道停车为补充”的停车设施供给格局,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保障交通畅通有序。

  据了解,大连停车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将依据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适度超前,坚持规划、建设、管理协调推进,注重整合、统筹、优化各类资源,有序推进城区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按照政策扶持、市场运作、自主经营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实行投资、建设、经营、管理一体化,强化政策扶持和激励引导作用,形成多渠道建设、多元化投资、规模化经营的停车产业化发展格局。坚持全市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项目实施按属地原则以区为主,市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各类主体参与停车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完善规划,有序建设,进一步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做到不欠新账,偿还老账。同时,管控跟进,加大依法管理、严格管理力度。各相关部门统一协调,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停车场建设和管理。

  扩大停车设施选址范围

  3至5年时间实现“停车必入位”

  按照发展战略要求,大连停车产业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建管结合、疏堵结合、分期分批、分区分片”的思路,加强停车场建设,停车场周边范围内不设占道停车泊位。对于停车泊位严重缺乏的老旧区域,合理设置夜间占道停车场。同时加快建设停车场,逐步取消夜间占道停车场。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停车场建设,用3~5年的时间,实现“停车必入位”、“一车一位”。

  如何切实加大停车设施建设力度?马成恩表示,市建委将积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第一,修编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在摸清停车矛盾现状、科学预测停车需求的基础上,按照差别设施供给和停车需求调控管理的原则,研究确定城市停车总体发展策略、停车设施供给体系及引导政策、停车设施布局和规模,明确建设时序和对策。第二,提高停车设施配建标准。进一步提高停车配建标准,加大停车泊位供给力度,尽快解决历史欠账问题。第三,扩大停车设施选址范围。依照停车设施专项规划科学选址,针对永久、临时、地上、地下等不同情况实行分类规划,采用构筑物、机械式等灵活多样的建筑形式,广泛挖掘各种资源。对原有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场,鼓励依靠技术进步扩容改造为占地少、成本低、见效快的立体机械式停车设施。结合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在城市中心区外围如公交枢纽站和轨道站点,建设形成一批完善的停车换乘(P+R)停车场,实行优惠定价收费。第四,保障停车设施建设用地。对公园、公共绿地、市政道路、广场地下以及立交桥下等城市公共用地,按招标方式选择建设单位,以租赁供地方式建设机械停车场。对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停车场,采用市级统一收储,净地后以招拍挂出让方式供地。对投资收益不高、没有企业参与竞买的停车场项目,由市、区两级政府财力投资或采取公私合作(PPP、BOT)方式建设,产权归政府所有,以划拨方式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