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上的格桑花
58年前,她们救了数百旅客,所在列车成为了英雄列车
58年后,她们踏上天路
踏辽沈沃土、行燕山脚下、过华北平原、穿腾格里沙漠、三越黄河……
踏辽沈沃土、行燕山脚下、过华北平原、穿腾格里沙漠、三越黄河攀青藏高原……
Z622/Z21次列车是由沈阳始发,经北京,终到拉萨的旅客列车,它途经十余个省市、行走一万多公里,是世界上行驶海拔最高的列车,同时也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家梦。
2017年春运伊始,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踏上了这趟西行列车,记录一群沈阳女孩平凡却鲜为人知的故事。
英雄列车变身格桑花
翻雪山、踏昆仑,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
1月12日10时,Z622/Z21次列车准点离开沈阳北站9号站台,终点是千里之外的拉萨站。一路上,这趟列车翻雪山、踏昆仑,因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被人们称为天路列车。
虽说路漫漫、山高耸,但这趟列车上一群外表柔弱的女孩,却用坚守托起无数旅客的回家梦。
程旭,一个听起来很普通的名字,却将英雄列车与“天路”两个字紧密联系在一起。1959年7月21日,一场特大洪灾肆虐辽西大地,正在行驶的12次特快列车被困辽宁省绥中县境内,一困就是3天3夜。列车上的20多名女乘务员将仅有的空投食品供给旅客,不仅保护了列车上612名旅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还抢救出了当地350多名灾民,受到了铁道部通令嘉奖。此后的50多年里,12次列车三八组的称号始终延续,而程旭正是第47任三八组列车长。
为了将这样的传承延续下去,2016年2月3日,12次列车三八组被派往Z622/Z21次列车担当乘务任务,曾经的英雄列车转变成天路上的格桑花,其中的艰辛常人很难体会。
用坚守撑起众人回家梦
“这段路程最危险,高烧、肺水肿多发生于此”
唐古拉,藏语高原上的山,由于终年风雪交加,号称“风雪仓库”。海拔5231米,青藏铁路海拔最高的地方,也是青海和西藏的分界线。
都说海拔5000米以上是“生命禁区”,踏上这趟列车前记者就听说,格尔木至拉萨段是此行最难熬的。1月15日晚7时,列车离开格尔木站,开始攀爬高原。为了减少高原反应,乘客们尽可能地坐在座位上。而女乘务员们却不断地在车厢里巡视着。“这段路程最危险,高烧、肺水肿多发生于此。”列车长程旭说,所以乘务员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危重旅客,在前方有医疗条件的沱沱河车站进行移交。
午夜时分,列车到达唐古拉山口,虽然车窗外繁星点点,但记者早已没有了仰望的心情。因为强烈的高原反应,让人难以入睡,任何一点动作都会加大头晕的感觉。但记者注意到,车厢里的乘务员依然坚守着,很多人走几步路就要坐下来吸氧,然后继续到车厢里巡视。而正是这样的坚守,撑起无数人的回家路。
窗外美景永远都是擦肩而过
很多人往返天路,却连布达拉宫都没见过
翻过唐古拉山口,列车渐渐向低海拔地区行进,青藏高原的美丽轮廓渐渐显现。
每年都有很多游客搭乘Z622/Z21次列车到西藏旅游,但对于女乘务员来说,这都是擦肩而过的风景。据列车长程旭介绍,列车抵达拉萨后,只停留两三个小时以作整备,所以很多人往返天路,却连布达拉宫都没见过。
每个女孩都爱美,天路列车上的女乘务员也不例外。但干燥的气候、长途的跋涉是美丽的天敌。“我们也想了很多对策。”女乘务员赵烁说,她们这些姐妹的皮箱里装着各式各样的面膜,黄瓜面膜是补水的,木瓜面膜是美白的,记者还看到一个特殊的装备——折叠脸盆。赵烁说,它可以帮助女孩们解决长途路上的洗漱问题。
孩子是最不能提及的话题
“撑起了别人的回家路,但自己的思念只能藏心底”
“撑起了别人的回家路,但自己的思念只能藏心底。”在三八组里有一群已为人妻、人母的女乘务员,天路行对她们来说还有一份对家的牵挂。副班车长聂晶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但她和爱人都是天路列车上的乘务员,每年儿子的寒假正逢春运开始,所以孩子只能被送到托管班。“每次我儿子穿着整齐的衣服去上学,老师都会说是不是你妈回来了。”聂晶说到这里,就再也说不下去了。记者后来才知道,天路列车上与这些女乘务员最不能提及的话题就是孩子。
这就是天路列车上的故事。在结束采访时,记者看到拉萨乘务员公寓门前挂着一幅画,上面是一朵盛开的格桑花。车轮还在前行,天路列车上的乘务员正如这盛开的格桑花,用灿烂的微笑撑起众人的回家路。
一个人在路上
一家人在期盼
一群人在奉献
记者感言
中国春运,一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年度迁移。2017年春运被称为5年来最早的一次春运,预计有29亿人次走在回家的路上。而对于中国春运,这样的概括最贴切:一个人在路上,一家人在期盼,一群人在奉献。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柳云松
摄影记者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