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来生,就让我们做母女吧!”
在沈河区风雨坛街道文华社区有这样一对老人:一个是69岁的赵凤华,一个是95岁的张秀兰。二人是楼上楼下的邻居,平时,赵凤华帮张秀兰买菜、洗澡、维修上下水……她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是母女情同母女的感人故事,在居民中传为佳话。
张秀兰是社区的低保户,老伴过世早,一个儿子不但住得远且身体差,平时只有孙子过来看她。老人本来就腿脚不好,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外出买菜竟也成了难题。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老人的难处早被赵凤华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刚开始,赵凤华每天都帮着老人买菜,可时间长了,她干脆自己做什么菜,就顺便给老人带上一口,买水果也不忘给她带上一份。就这样,一带就是12年。
一次,赵凤华做好早餐给张秀兰端过去时,发现老人躺在床上,不停地咳嗽——她感冒了。老人的每一声咳嗽都揪着赵凤华的心。她立即赶到药房买药给老人服下,又重新做了稀饭,一口一口地喂老人吃。张秀兰感动得流下了热泪,直说赵凤华待她比亲闺女还亲。
这些年,赵凤华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一早就去张秀兰家,开窗通风、换气;晚上去看看水电煤气的阀门是不是关好了,门窗是否关严实了。不然,她就心里不踏实。平时,天气好的时候,她扶老人下楼晒太阳;赶上阴雨天,她就把风湿药送到老人床前……
今年8月,张秀兰因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或许她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每天念叨着想见赵凤华。“其实,她就是不说,我也得天天去看她,陪她说说话,聊聊天。”赵凤华说,“一天不去,我这心里就放不下。”有一天,老人的精神头似乎比平日里好了许多,她拉着赵凤华的手说:“凤华啊,这辈子我跟你没处够。如果有来生,就让我们做母女吧!”
不久,张秀兰便去世了。赵凤华将老人的钥匙还给她的家人时,老人的孙子激动地说:“赵姨,你照顾我奶奶这么多年,这把她生前给你的钥匙,你就留下做个纪念吧!”
本版稿件由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吕良德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