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小编小记初上线 一路寻访一路“融”

09.05.2017  07:02

  5月8日,沈报融媒首次正式上线,沈报融媒的小编小记们全程高能,各显神通,甘苦自知,有笑有泪。镜头之外的精彩,一点儿也不亚于我们精心推出的若干多元平台上的作品。

  5:30出发,早起的鸟儿去吃螃蟹

  早晨5:30,沈报融媒就要在起点吹集结号准备出发,家住得远的小编小记,早晨四点多就起来做准备、吃早点、调试机器了。为啥要起得这么早?要知道,融媒团队是以年轻人为主的,凌晨一点多轻轻松松是聊工作、喝咖啡时间啊,凌晨两点多是休闲社交时间啊!起这么早,不困?

  说不困是假的,但大家到了集合点,看到忙碌的团队,觉神儿便自动隐藏了,“特技槽”直接满点。

  鸟儿要吃到好虫,必须要起早,而且我们早起不仅是去吃虫,更是去吃螃蟹的!

  而且,今后的寻访也不再是先采完回去慢慢写稿子、组图片,在我们寻访的同时,前后方已经在即时配合,同步推出直播,所以即使赶路时坐在车里,大家也得争分夺秒,这可是很锻炼小脑的呀。

  要知道,融媒体的运作原理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记者编辑必须有全媒体属性,无论准备过程还是采访过程,都较过去有了更高更复杂的要求。

  也就是说,为了方便让您在各种平台,各种角度获取精准、生动、有深度、有细节的新闻,全媒编辑和全媒记者们的起早贪黑将成为常态啦。

  山光水色不但美,而且很难“追”

  沈报融媒团队出发后,直奔主题寻访目标而去。迎着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的纪录片拍摄团队开始走心地感受、捕捉清原的山光水色。一眼也舍不得落下沿途浑河岸边的画面,还要随时判断哪里适合无人机的视角。

  虽然事先准备充分,但各种景致都会随着时间、天气的变化而充满不确定性。比如穿过山林的阳光,掠过湖面的风,水里的小鱼小虾,花间的蜜蜂蝴蝶,哪一个也不是听指挥的,拍摄团队摸爬滚打,把处女座工匠精神发扬到了极致,拍水面的波纹,就全角度一动不动伏在水面上拍波纹;拍蝴蝶,就真的钻进刺槐树丛里等蝴蝶;拍大锅炖菜下面的柴火特写,就忍着锅里泛出的排骨炖芸豆香气,哈腰在那里拍柴火……

  别忘了,融媒体的一大竞争力,正是在海量的景致信息里捕捉、梳理、表现出种种细节,是日常中见出险远,这可是“文臣武用”的力气活儿啊。

  相信不久,融媒后方的中央厨房就可以推出精美、量足的媒体产品,让您最真切、准确地感受到浑河源的独特风景。

  寻访风景的我们,也是一道风景!路上还有热情的大姐主动来与我们的帅哥小记同框自拍,太荣幸了。

  面对融媒轰炸,顾问也得是全能战士

  要寻访,就要走到深处,就要找出风景背后的人文底蕴。所以融媒团队里,总是少不了寻访顾问。这次“一河两岸幸福润城”大型寻访浑河行动,当然要请来深入了解浑河人文掌故的专家,这次我们的总顾问初老师负责为我们勾勒大文化视角,还有一位当地文史专家负责应答细节。

  但是,光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与高屋建瓴的思维水平,可是难以胜任融媒寻访顾问的。

  不信你看,在浑河源,顾问的位置刚刚站定,从融媒团队的人群中就笑着走出来几位负责提问的记者,这几位记者看上去貌不惊人,但问题却是相当地有技术含量,而且问题里还套着问题,而且摄像机和录音机也支了过来!没有点过硬的心理素质和镜头感觉,还真的就有可能在镜头前尴尬!

  所幸咱们的顾问老师准备充分,娓娓道来之间,浑河源的诸般掌故、数字、传说如数家珍。高难度问题都接得很好,圆满完成任务。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