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处豪华公馆尽显恩宠毕业典礼上遇到张作霖

23.09.2017  10:42

  美丽、聪慧、睿智,人们愿意用这样的词来形容张作霖的五夫人张寿懿。张作霖一生共娶六位夫人,五夫人最得宠爱,从沈阳市沈河区、和平区现存的两座张寿懿公馆就能看出当年她的地位。如今,这两座公馆外观保存完好,亦如它们曾经的主人那般姿容秀丽,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历史。

  毕业典礼上宣读答词,被张作霖一眼看中;20岁走进帅府小青楼,深得张作霖的信任和宠爱;严格遵守家规打点上下,赢得尊重;张作霖遇难秘不发丧,为张学良回沈主政赢得时间。张寿懿一生育有四个儿子,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寿懿移居天津,后来她离津赴沪转迁台湾,一直孀居。1966年病逝,终年69岁。

  一处欧式风格一处中西结合两处公馆百年后仍存当年风采

  张寿懿,又名王雅君,是张作霖的五姨太,又称五夫人、寿夫人。曾在沈河区文化馆工作过的王世烈抬头看了看张寿懿公馆说,“她原本姓寿,名懿,是清末黑龙江将军、著名抗俄爱国将领寿山与一外室王姓女子所生,汉军正白旗人,受过教育,有一定文化修养。婚后,按习俗其姓名前又加夫姓,所以叫张寿懿。”或许也正是因为“文化修养”这四个字,让张寿懿与其他的姨太太有所不同,也让张作霖另眼相待。

  现在和平区和沈河区各保留了一处张寿懿公馆,保存完好,再现了上世纪20年代的建筑风格。无论是和平区八纬路的欧式风格豪华洋楼,还是沈河区文会街中西结合的公馆,在近百年后外部依然保有当年的风采,内部构造由于作为办公场所有所变化。为保护这两处“张寿懿公馆”,沈阳市已将其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在毕业典礼上被张作霖看中成了五夫人年仅20岁

  位于和平区八纬路14号的张寿懿公馆建于1917年,是一栋欧式风格豪华洋楼,占地面积468平方米,建筑面积1926平方米。此楼坐北朝南,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钢混结构,水泥瓦顶。屋檐舒展外挑,檐下两层橘黄色线脚,过渡自然;墙体以米黄色涂料为主,一、二层拱形窗楣,三层平窗楣。面对公馆而立,可见一楼正门上方建有雨塔,平顶,由四根米黄色水泥圆柱支撑,为混合式柱头。后门一侧有楼梯可通往二楼,三四层楼为半越式,皆建有平台,周围有欧式古典栏杆。这处公馆设计典雅、精巧,建筑工艺精湛,是一处典型的仿法国式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该公馆是张作霖在迎张寿懿进门那年为她修建的。谈到张寿懿与张作霖间的姻缘,王世烈说起了那年张寿懿的毕业典礼。张寿懿的父亲寿山将军去世后,寿懿母女备受歧视。寿懿妈妈王氏毅然携女儿寿懿回到老家沈阳,王氏希望这位俊俏温柔的女儿将来出人头地,过上好生活,便用微薄的积蓄供女儿读书,直到中学毕业。张寿懿没辜负母亲的苦心,在学校品学兼优、出类拔萃。

  1917年,在学校的毕业典礼上,张寿懿代表全体毕业生宣读答词。当时,张作霖担任奉天督军兼省长,出席了学校毕业典礼。典礼上张作霖一眼便看中了品貌出众的寿懿。不久,当时20岁的寿懿嫁给了43岁的张作霖,成为张作霖的第五位夫人。

  张作霖送她两处公馆表明她远比其他几位夫人受宠

  婚后的张寿懿充分展现了精明能干、颇有胆识的一面,伴随张作霖多年,一直备受宠信,不但长期居住在大帅府的小青楼中,在沈河区还有另一处公馆。从远处就能看到位于文会街3号的三层小楼与众不同,外墙清水红砖,绿色窗框,西、北两面二楼正中部位各建有一座圆形阳台,造型新颖别致。“你看整体的结构前凸后凹,很有特点,窗户的护栏带有中国特有的宝瓶元素,装饰很考究。整体来说是典型的中西结合式建筑。”王世烈介绍。

  这座公馆整体占地面积约85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5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混结构,地上主体二层局部三层,第三层是阁楼。正立面设有很多二层通高方形壁柱,屋顶设有老虎窗,工艺精湛,带有沈阳20世纪20年代建筑特有的风格。记者与王世烈走进公馆内部,按照资料记载,公馆内部房间多穿套,即“门多”,在二楼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不过由于公馆整体举架较高,一楼到二楼的楼梯很陡,上下楼梯并不十分方便。

  王世烈介绍,从现存下来的张寿懿两处公馆就能看到,在张作霖的心里张寿懿的位置高于其他几位夫人。有一次,张作霖带张寿懿去驻地部队视察,官兵列队欢迎,张寿懿临场讲话,言简意赅、极为得体,表达了张作霖爱兵如子、体恤官兵,现场官兵们掌声雷动。自此以后,张寿懿的高情商让她能够常伴张作霖左右。

  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治理帅府有方亲自接六太太入府

  张寿懿的高情商不仅体现在对外应酬上,在料理家事中也与他人不同。宠爱之下,难免招来嫉妒和不满,张寿懿多能恰如其分地处理与其他夫人之间的关系。王世烈说,从张作霖的六姨太进府过程中就能看出张寿懿善于处理家庭中的人际关系。

  在娶了张寿懿几年后,张作霖并未再娶,直到1923年在天津结识了马岳清。当时,张作霖在天津某地落脚,遇到了个子高挑、一脸福相、18岁的马岳清。历史资料显示,马岳清生于1905年,人称“岳姑娘”,出身贫苦,多年在戏班学唱戏,是张作霖娶进门的最后一位夫人,在帅府内,人们习惯称她为岳姑娘或六太太。在张作霖的六位夫人中,只有她没坐过花轿、没披过盖头,也没与张作霖拜过天地。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23岁的马岳清守寡,终身未再嫁。

  1923年底,正是张寿懿将岳姑娘接进了大帅府。起初离开天津后,张作霖并未将马岳清带回沈阳。聪敏细心的张寿懿察觉到了张作霖的变化,了解到了马岳清的存在,便在1923年底亲自去天津接回了马岳清,以贴身丫鬟的名义将马岳清安置在小青楼内。也正是张寿懿此举,才有了之后名正言顺的六太太。入府后,马岳清一直受到张寿懿的照顾,因此在张作霖过世后,马岳清先去了天津,后与张寿懿一同经沪转迁台湾,1965年病逝。

  除了马岳清一事,王世烈表示,张寿懿才思敏捷,曾长期在帅府内治理家政。张寿懿一贯严格按章办事,不搞特殊化。1926年,奉军入主中原,张作霖长时间在北京、天津逗留,张氏帅府便主要由张寿懿留守管理。在此期间,张寿懿严格按照张氏帅府以往的规章办事,各房夫人的一日三餐均严格按照规定开支,自己也从不搞例外,因此赢得了帅府上下的尊重。

  皇姑屯事件后秘不发丧为张学良回沈主政赢得时间

  直到今天,人们还常常提起五太太张寿懿,主要还是因为她在历史中起到的一次关键作用,为张学良回沈主政赢得了时间。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由北京返奉天,乘坐的专列在皇姑屯三洞桥遭日本关东军暗算被炸。“张作霖被炸后,并未当场身亡,而是立即被送回帅府小青楼”,王世烈讲述着那段历史,“刚到帅府后的几个小时,张作霖因伤势过重,眼看着就要不行了,临死前他说‘叫小六子(张学良)快回’,便气绝身亡了。”王世烈表示,在这紧急关头,张寿懿认为应先稳定政局,便与张作霖的几位心腹商量,决定秘不发丧,避免日军趁机挑起战端,也为张学良返回奉天主持大局赢得宝贵时间。

  当时,为了制造张作霖还活着的假象,张氏帅府终日闭门谢客,厨房每天照样为张作霖准备饭食,医生每天照例为张作霖换药。期间,日本总领事太太还曾来帅府拜访,意在探听张作霖是死是活。那时,张学良还未赶回沈阳,张寿懿急中生智,身着艳丽服装招待日本总领事太太,此举也让日方相信张作霖还活着。正是张寿懿的谋略,为张学良回沈阳主持大局赢得了时间。张学良回沈后,才发丧宣布张作霖过世。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寿懿移居天津。后来她离津赴沪转台湾,一直孀居。1966年,张寿懿病逝,终年69岁。张寿懿一生共生育4个儿子——张学森、张学俊、张学英、张学铨。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王莹王琦【张寿懿简介】(1897-1966年)
又名王雅君,张作霖的五太太,又称五夫人、寿夫人。姓寿,名懿,是清末黑龙江将军、著名抗俄爱国将领寿山与一外室王姓女子所生。汉军正白旗人,受过教育,有一定文化修养。1917年,时任奉天督军兼省长、43岁的张作霖和20岁的寿懿结婚。婚后,寿懿按习俗在其姓名前加夫姓,故称张寿懿。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
想发财动起歪脑筋 男子获刑
  从网上四处搜集下载淫秽视频存在网盘上,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