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非遗展示节目单出炉部分首次在沈亮相

07.02.2017  21:40

  本报讯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王志东报道2月8日-12日,沈阳将举行“逛大展·看大戏·过大年”展示展演周活动。近60个项目、500名传承人和项目代表将齐聚沈城,并将采取完全公益性的形式,届时,辽宁大剧院将敞开剧院大门,观众可以免费观看所有的展示展演活动。昨日,最新的节目单已经出来,有些非遗项目是首次亮相沈阳,大家先了解一下。

  辽宁古琴艺术

  流传在辽宁地区的古琴艺术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中以顾氏为代表的古琴艺术已传承五代。第一代传人顾玉成是清代川派古琴鼻祖、古琴艺术宗师张孔山最重要的嫡传弟子,曾用精楷亲书《顾氏百瓶斋琴谱》,为川派古琴艺术最重要的两本谱集之一。第二代传人顾哲卿、顾卓群兄弟创建了湖南省第一个古琴社——南薰琴社,把蜀琴流派传到了秦晋大地。第三代传人顾梅羹于1959年开始在沈阳音乐学院任教,由此顾氏的古琴艺术得以在东北广泛传播。顾氏的古琴艺术自成一脉且风格独特,具有雄伟苍劲、潇洒奔放、圆厚饱满、音声精粹、心手相应、音舒韵远的鲜明特点,代表曲目有《高山》、《流水》、《普庵咒》、《醉渔唱晚》等。

  铁岭伞灯秧歌

  伞灯秧歌于康熙年间从山西传入铁岭,早期角色只有妇女、参军和持伞灯者,形式比较简单。后来与当地满族文化活动融合,增加了“鞑子官”的角色,并不断吸收其他戏曲和舞蹈内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艺术。它以一个持伞型彩灯的人为前导,指挥秧歌队变化队形和展示舞姿,人们习惯称这个角色为“伞头”。伞灯秧歌的舞队人数有四五十人,角色丰富,以伞头、打棒、挎鼓、拉花四种角色为基础,习惯称作“伞、鼓、棒、花”,其中伞、鼓、棒又是三种主要舞蹈道具。各种角色有不同的舞姿和表演技巧,或扭转、或跨跃、或颠颤,随意性强,节奏明快,洋溢着欢快热烈的气氛。

  朝鲜族面具舞

  面具舞是朝鲜族传统舞蹈的一种,表演者利用面具把面部或头部蒙住之后,扮演人物或动物的舞蹈形式。它产生于祈祝农业丰收、家宅安泰的祭祀活动,后发展成农耕社会人们为祈盼丰收举行庆典仪式的一种舞蹈艺术。参加表演的人数达几十人,场面热烈,阵容庞大。表演时,手拿手鼓的女演员在欢快的节奏中,围绕着“农者天下之大本”的大旗翩翩而舞。然后,头戴各种面具的演员从人群中跳出,运用跳步、鹤步等舞姿和技巧,作出逗、喊、拍手、旋转等动作渲染气氛。最后,男女演员一起欢快地起舞。朝鲜族面具舞中的面具夸张、变形,增强了表现力,并多用深色、对比色表现人物。此外,一位演员可以同时戴两个面具,穿两个人物的服装。一人两面、一巧一拙的扮相,使舞蹈更具感染力。

  辽西太平鼓

  太平鼓是在辽宁西部流传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它的鼓点丰富,有半拉点、单鼓点等基础鼓点,还有表现妇女劳动生活的“摊煎饼”,表现日常生活现象的“弹棉花”,表现自然景物的“鸡鹐米”,表现民间传说和习俗的“猪八戒看媳妇”和表现风土人情的“兴城的牌楼,锦州的塔,钢屯的狮子一对俩”等。辽西太平鼓可以单人打、双人打或多人打,表演者左手持鼓右手持鼓鞭,边打边舞,节奏明快,舞姿优美,深受辽西一带满汉妇女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