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年前的康平曾胡笳声声
辽代墓葬群落遗址。记者/朱勤 摄
篦齿纹陶壶。
祥云纹铜镜。
篦齿纹灰陶罐。
科尔沁沙地南缘向东不远,就是今天的康平地界;几条沙漠中的河流,向东流入现在康平的卧龙湖。
从鲜卑到契丹再到辽金文明,康平的地理位置似乎决定了这块土地与草原文化的一种关联。
目前,虽然有了一些考古成果,但要开启这个历史文化宝库仍需更多的发现。
遥想1000年前,那时的康平……
辽代古墓安在穷棒子山东南坡
驱车出康平县城一直向西,50多公里后,就是沙金乡张家窑林场,满地的白色沙土……下车徒步,在沙土地里踉跄前行,穿过干涸的河道,翻上土坡。
“这里是穷棒子山的东南坡,散落着10余座辽代古墓,是康平有名的辽代墓群。 ”7月28日,记者探访康平辽代古墓群,康平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王允军边走边介绍情况。
“这个古河道及周边就是遗址区,地表散落的陶片、瓷片到处可见,还有夹砂陶片,说明这个遗址区有两种文化内涵,一种是青铜时代文化,另一种是辽金时代文化,地表还有许多当时墓葬用过的砖瓦、石块、石板等,可以看出古人当时也是就近就便选择了这些自然河道里的石块、石板做了墓葬的砌筑石材……”
王允军随手从河沿边上拾起几片暗灰色陶片、瓷片和石片说:“这是瓷器腹片和陶器腹片,也就是说是当时的碗类碎片和陶器碎片,有的灰陶碎片上施有篦齿纹,应当是遗址中的散落物。 ”
在一处坡地上,一座古墓呈塌陷状呈现在记者眼前,虽然墓室边缘不很清晰,但用石板、石片砌筑的墓室,依旧能看出古墓的墓门和墓室及墓顶封土石的基本形制。
“这是典型的辽代古墓,1000多年前的辽代古墓风格大抵如此。 ”王允军说。
记者面前的张家窑林场2号墓呈现得比较完整,墓为石筑方形抹角券顶单室墓,前宽后窄,墓室南北长3.1米至3.5米,东西宽2.7米至3米。墓壁用大小、厚薄不等的石板砌筑,墓室已坍塌,墓冢中生长着繁茂的树枝叶……
当年,考古工作人员通过发掘,得知该墓已被盗,但过后还是从中发现了21件随葬品,包括:瓷碗2件,铜镜1件,铜镯1件及器皿、铁器、器盖、带卡等。
“张家窑林场古墓群,只是辽代时期在康平县的冰山一角,到现在,康平县已发现辽金时代的遗址174处。 ”王允军表示,康平地区是当时辽金时代文化繁盛的重要代表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