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沈将成通航运营区域中心
到2020年,沈阳将成为国内通用航空运营区域中心,构建覆盖农林生产作业、应急救援、展会观光、休闲运动、区域通勤等多元化、多业态的通航运营产业体系。规划内各通航机场的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并具备完善的飞行保障设施,形成覆盖面广、运营良好、保障完备的通航运营网络,通用航空年飞行作业量达到20000小时,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8月17日,“军民融合促进通用航空与空地立体交通产业发展院士研讨会”在沈阳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召开。23名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及相关部门领导共同讨论了国内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方向。
沈阳将被打造成
通用航空运营区域中心
目前,沈阳已经把航空产业列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作为两大新的增长极之一加快重点推进。为此,沈阳专门成立了沈阳航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了沈阳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制定了沈阳市打造航空千亿产业链工作计划,举全市之力统筹推进航空产业重大项目建设、探索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
在发展通用航空产业上,沈阳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沈阳属于我国低空空域飞行管制区深化试点区域,拥有民航局授权成立的全国唯一的面向小飞机、螺旋机的适航审定中心。同时,区域航空机场保有量在周边城市中处于领先位置,还成立国内首家省级通航研究院,加快了通航制造开花结果。
未来,沈阳将在通用航空运营上,以发展通航培训业务为重点,开拓发展传统通航运营业务,向娱乐消费延伸,培育公务机运营,构建覆盖农林生产作业、应急救援、展会观光、休闲运动、区域通勤等多元化、多业态的通航运营产业体系,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发展。到2020年,将沈阳打造成为国内通用航空运营的区域中心,规划内各通航机场的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并具备完善的飞行保障设施,形成覆盖面广、运营良好、保障完备的通航运营网络,通用航空年飞行作业量达到20000小时,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通用航空机场
或将与旅游结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在“走中国特色的通用航空发展道路”的演讲表示,目前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出台了第一个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确定到2020年,全国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基本实现地级以上城市拥有通用机场或兼顾通用航空服务的运输机场,覆盖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林区、50%以上的5A级旅游景区。通用航空器达到5000架以上,年飞行量200万小时以上,通用航空业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
杨凤田院士认为,构建中国特色通用航空发展道路,需要始终坚持军民融合,同时加快空域改革进程,首先就要放开低空,建立军民协同信息管控网络,为通用航空发展提供条件。
杨凤田院士认为,通用航空发展必须自主研发新能源飞机,在沈阳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研制成功的国内第一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轻型运动飞机就具有零污染、低噪音、低成本、易操纵、安全舒适等优点,将来可以广泛应用在飞行培训、观光旅游、竞技比赛等项目。
对于辽宁通用航空产业今后的发展,杨凤田院士表示,重点应该放在私人飞机为主的消费性通用航空服务上,需要将私人飞机与体育、娱乐等项目结合,形成通用航空俱乐部。也就是说,通用航空必须注重融合发展,通用航空机场必须与旅游结合,在有条件的5A级景区设立临时起降点,开展航空游览等。
专家建议打造
航空产业生产生态圈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聪认为,在通用航空军民融合的大背景下,辽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应该抓住机遇,在航空制造业,航空服务业两大方面进行发展。
在航空制造业方面,辽宁、沈阳是有雄厚的基础的,像沈阳的601所、606所在国内国际都很有名气。
但是作为沈阳人,在自家门口,可能会忽略这一点。所以,孙聪建议政府打造一个航空产业生产的生态圈,在沈阳制造业实力雄厚的基础上,打造一个航空产业零部件集中配套齐全的生态圈,对于整个军用、民用航空产业发展都有很好的支撑作用。
(责任编辑:田晶) 作者: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