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工作成效显著
02.12.2015 09:52
本文来源: 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2015年开原市被农业部确定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一年来,开原市把探索和创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做为农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方针,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水稻机械大棚育秧为突破口,以示范片建设为重点,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技术创新同示范推广相结合、突出重点和全面推动相结合,重点推行翻旋轮耕和高速机械插秧,带动整地、植保、灌溉、收获、烘干、加工等环节机械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引导带动了全市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
1、装备结构更加优化
今年开原市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和作业补助,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水稻生产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产品,鼓励支持农民使用大中型、高性能、多功能复式作业农机装备,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老旧农机具,在项目区实现大中小型机械、高中低档次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农具合理配置。2015年,示范片共增加水田联合耕整地机、乘坐式插秧机等先进农机具72台,更新报废水田耙、步进式老旧农机具38台,推进了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实现了农机装备布局优化。
2、作业能力显著增强
一年来,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示范片水稻生产耕整地、育秧与种植、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均有显著提高。示范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争取达到100%,比计划提高1个百分点。通过开展机械化耕整地、大棚标准化育秧、商品化供秧、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收获作业示范,提升了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3、生产模式基本建立
按照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发展的要求,我市重点在大棚育秧、高速插秧两个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基本解决了水稻机械化育秧和插秧两个关键环节技术瓶颈问题,并通过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强化适用技术组合集成,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和模式,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初步建立了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技术体系。
4、服务体系创新发展
今年开原市积极为农机服务组织提供政策指导、技术培训、人才培养、信息咨询等服务,推进了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农机专业合作社主体地位不断提升,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从机插逐步向机耕、育秧拓展。从单项服务发展到了全面、全程承包服务,形成了有组织的作业市场和区域作业服务市场,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推进了农机社会化服务,推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5、综合效益稳步提高
在经济效益方面,栽插1亩水田的育秧成本,大棚机械硬盘育秧只需70元,而手工需要80元,节约10元/亩;水田灭茬搅浆联合耕整地作业费35元/亩,传统旱耕水耙收费60元/亩,节省25元/亩;水稻机插秧作业费40-60元/亩,人工插秧收费80-120元/亩,节省50元/亩;机插秧可有效控制栽植深度和秧苗取量,使其达到农艺要求,符合水稻最佳的发育条件,有效分蘖多,分蘖节位低,致使结穗多,千粒重高,水稻机械插秧产量与同品种同期播种的手插秧相比平均增产6%,按40公斤/亩、3.00元/公斤计算增收120元/亩;水稻机收获作业费75-95元/亩,人工分段收获收费100-170元/亩,节省75元/亩,合计每亩节本增效280元左右。2015年示范片面积2万亩,将增产80万公斤,节本增效560万元。
在社会效益方面,实现了标准化集中育秧,增强了农业抢农时、保季节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大减轻了农业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生产条件,解决农忙时,用工荒的问题。机械化育插秧和收获可极大的缓解劳动用工的矛盾,赢得最佳作业期,提高了水稻生产的安全性,确保了粮食丰产丰收。同时,转移出去的大量劳动力又可以从事其它工作,增加社会财富和农民收入。
在生态效益方面,采用大棚硬盘育秧可避免干旱、暴雨、低温等自然灾害对秧苗造成的损失。机械插秧行距大,通风透气,光合作用好,减轻病虫危害,避免秧苗后期倒伏。同时,在育秧时药剂浸种、秧苗移栽前施用了送嫁药,减少了以后大田的农药施用,甚至达到不用农药防治,降低了粮食的农药残留,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另外,将节省水稻育秧环节的棚架、农膜和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少白色污染,还可节约水资源,大大缓解水资源日益缺乏的矛盾,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源: 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02.12.2015 09:52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