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十地入选国家方言保护点
我省锦州、丹东、庄河等10个市(县),先后入选国家方言保护点。3月9日,从省语言委获悉,目前首批6个方言保护点已经采集50多个当地发音人,完成音像采集制作并上报国家语言保护中心,资料正被录入国家方言数据库。今年开原、庄河、盖州、阜新等第二批4个方言保护点也将开始采集工作。
去年5月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辽宁方言调查项目正式启动。这是国家层面发起的重大语言文化工程,是在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不断萎缩、消失的背景下制定的语言文化战略,旨在通过建立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来保护和保存现有的方言,为子孙后代留下永久的文化遗产。
我省首批有6个方言保护点入选,分别是沈阳、辽阳、锦州、兴城、建平、丹东,由辽宁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和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三所省内高校的调查团队承担采集工作。
辽宁方言调查组专家、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教师欧阳国亮介绍,我省首批6个方言点事前经过各种宣传、海选和面试,总共找到了50多个当地发音人,包括老年男女发音人、青年男女发音人、口头文化发音人、地方普通话发音人四组。
“这项工作最大的困难,就是找到合适的发音人。”欧阳国亮说,他们前后花了3个月时间寻找,因为要求发音人学历不能高,不能在外地长期居住,父母爱人都得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翻阅招募条件,发现其中对方言发音人的成长背景确实要求蛮高,如要求12岁之前从未离开过家乡,之后离开家乡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两年,此外还要形象端庄、发音洪亮等。
首批调查工作历时半年,包括对每个发音人进行录音、录像及剪辑,发音内容包括单字、词语、句子、对话、民间故事讲述、课文朗读、曲艺、说唱、小品等。
调查中专家发现,随着普通话的推广,现在东北方言的消亡正在加速。很多家庭要求孩子说普通话,嫌方言太土。其实从存在角度来说,二者并不矛盾,可以并存,但受多重因素影响,方言正在萎缩,保护方言迫在眉睫,否则方言极有可能在十多年后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