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玉林到丹东调研考察指导工作
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戴玉林(右二)到贫困户潘友良家走访慰问
10月25日、26日,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戴玉林到丹东调研考察指导工作。近两天时间里,听取汇报、调研指导、走访考察,戴玉林一行轻车简从,行程紧密。
10月25日上午,戴玉林主持召开丹东市总工会在职职工医疗资(互)助改革推进情况座谈会,听取了各方在该项工作推进过程中的情况汇报。戴玉林在座谈中指出,各级工会组织在服务职工的过程中,要让职工得到真正的实惠,让职工有获得感,要学会运用大数据为职工服务,做到职工需要什么,工会就提供什么。戴玉林还听取了丹东市总工会APP建设情况汇报。
省总工会副主席尹正伟一同参加座谈、听取汇报。
当日上午,戴玉林还听取了丹东团市委、市妇联改革进展情况的汇报。
25日下午,戴玉林一行前往东港市长山镇陶家村进行走访考察。陶家村位于长山镇北部,曾经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2011年,在后进村整顿工作中,陶家村成为时任丹东市委书记的戴玉林的包扶单位,近4年时间里,戴玉林先后10余次到陶家村调研指导,现场办公,亲自协调相关部门,帮助村里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陶家村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工程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车行至陶家村界内时,戴玉林如数家珍般地向陪同人员讲出路边的每一处景象,“这里原来是村里的活动中心”,“这里是老村委会”,“这里种上树了,挺好,变化真大呀!”戴玉林感慨道。
车停在陶家村新建成的村委会小楼前,刚从车上走下来的戴玉林就被陶家村的村干部和众多村民围住。“戴书记回来啦,戴书记好。”村民仍然称呼着戴玉林当年的职务,语气中透出无比的亲切。戴玉林也像遇到了老朋友一样,和村民打着招呼,挨个叫出大家的名字。
在村委会办公室里,戴玉林驻足观看了陶家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展板,他饶有兴致地和大家回忆着当年在村里进行包扶时的场景,办公室里不时传来笑声。在听取村干部的汇报时,戴玉林不时细心地提出各种问题,当听到去年陶家村人均年收入已经过万,完全甩掉了贫困的帽子时,戴玉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在听取村干部汇报的同时,戴玉林还没忘记此行的另一项“重任”,他不时叮嘱随行的省总扶贫点抚顺清原县南山城镇三胜堡村的省总驻村干部,要学习陶家村的脱贫经验,多取经,把三胜堡村的扶贫工作抓上去。
“戴书记,你可回来了,我们真想你呀!”刚刚走出村委会的戴玉林被这一声呼唤吸引过去,当看到今年74岁的村民孙希文从远处小跑过来时,戴玉林赶紧快步走下台阶,迎上去握住孙希文的手说:“老孙,你老身体还这么硬朗呀?”孙希文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儿地说:“戴书记,咱们都想你啊!”
孙希文悄悄地告诉记者:“刚才差点丢人了,我和戴书记那可是老熟人了,在家听说戴书记回来了,生怕走慢了看不到戴书记,鞋都没提就跑出来了,半道差点跑丢一只鞋。”老人还向记者回忆了当年戴玉林在村里帮扶时的场景,脸上露出了深情的笑容。
“走,看看老三去!”虽然天色不早了,戴玉林还是领着大家向前走去,他口中的老三就是村民潘友良。今年51岁的潘友良早年因病致贫,在戴玉林的帮助下,潘友良解决了低保户的问题,戴玉林还专门协调有关部门,免去了潘友良上大学女儿的学费。走进潘友良家,戴玉林就像走亲戚一样,拉着潘友良夫妻的手,坐在炕上拉起了家常,从家里的情况到孩子的情况,戴玉林细心地询问,当得知潘友良正在上大学的女儿也身患疾病,还一直没得到有效治疗时,戴玉林皱紧了眉头,他特意嘱咐村镇干部要尽快为孩子联系全面检查,系统治疗。看到这一切,潘友良夫妇哽咽着说:“戴书记没忘了咱,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帮助我们的父老乡亲!”
临行前,戴玉林还给潘友良送上了慰问金。
26日,戴玉林还前往位于丹东市内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改扩建工程现场以及丹东市工人文化宫进行调研。
在抗美援朝纪念馆改扩建工程施工现场,戴玉林详细了解了工程进展情况,在整体视察了施工情况后,戴玉林向工程负责人强调,要考虑到纪念馆的整体及周边布局,尤其要把好施工质量关,要对得起先烈,对得起历史,对得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