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创新 宁夏治沙打开世界窗口
项目带动 综合示范稳步推进 2008年宁夏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后开始描绘蓝图,组织编制了《宁夏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规划》,计划用13年时间,治理沙化土地769万亩,构筑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对生态脆弱区、沙化重点地区,宁夏实行规模治理,以重点工程带动建立了一批高标准防沙治沙样板示范区,目前,已治理沙化土地200多万亩。
同时,宁夏加大林业对外开放步伐,本着“以诚信争取项目,靠质量取得实效”和“勿以资少而不为,孤木聚多自成林”的原则,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自1989年以来,先后引进并成功实施了国外政府、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的林业外援项目21个,引进外援资金、物资设备折合人民币3.5亿元,治理荒漠化面积150多万亩,在宁夏生态建设中起到了带动和示范作用。先后实施了小渊基金青少年造林、日援黄河中游防护林、中德合作荒漠化治理、韩援黄河护岸林、世行黄河东岸防沙治沙等林业生态外援建设项目。世界粮食计划署、欧共体、全球环境基金等世界组织也先后援助宁夏建设了2605、4071等一批荒漠化治理项目。这些外援项目的实施,既引进了新的理念、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又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力地带动了宁夏防沙治沙综合示范省建设。
不断探索 防沙治沙模式增绿富民 宁夏防沙治沙建设成就享誉国内外,为全国提供了成功经验。
从横穿腾格里沙漠的包兰铁路两侧建成由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树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组成的长60公里、宽500米6万亩的“五带一体”防风固沙体系,到白芨滩的“五位一体”防沙治沙模式,都取得明显治沙效果。
2003年,宁夏在全国率先实行全区范围的禁牧封育,依赖天然草原放牧的羊只全部下山舍饲圈养,天然草原全部承包到户,以退促种、以种促养、以养促围、以围促禁,从根本上修复保护了沙区植被。
2007年,全国防沙治沙现场会,总结和推广了宁夏治沙模式。
2011年,宁夏再次作出决定继续实施封山禁牧,草原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草原退化、沙化趋势得到遏制,初步形成了草原绿起来、产业强起来、农牧民富起来的互动机制。目前,宁夏天然草原产草量平均提高了30%,干草原和荒漠草原两个主要草原类型的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30%和50%。
作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省区,宁夏积极推进依法治沙进程,先后出台《宁夏禁牧封育条例》《宁夏防沙治沙条例》,各地依照国家法律和地方性法规,加大对沙地资源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沙区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通过封禁保护,乱捕滥猎、乱采滥挖、乱占滥用、乱牧滥垦等不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有一定植被条件的沙化土地开始恢复生机,由流动沙地变为半固定沙地面积达180多万亩,半固定沙地变为固定沙地面积达200多万亩。
政策引导 构建多元化防治格局 王文宇说:“被腾格里、乌兰布和、毛乌素三大沙漠包围的宁夏,防沙治沙难度之大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宁夏之所以能由沙逼人退变为人进沙退,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构建多主体参与、多元化投资的防沙治沙格局。”
宁夏注重防沙治沙工作的顶层设计,全区形成了政府主导、项目带动、群众实干苦干、社会广泛参与的防沙治沙局面。
在自治区政府分管副主席任组长的防沙治沙领导小组领导下,各级政府把防沙治沙纳入实绩考核范围,逐级落实防沙治沙责任,保证了以国家投资为主的各项防沙治沙、生态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和外援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同时,出台政策吸引、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各界参与防沙治沙,开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绿色产业。坚持实行“谁造林谁所有、谁开发谁受益、允许继承转让”的政策长期不变,将拍卖、租赁、承包以及无偿划拨宜林沙荒地治理开发的使用年限放宽到30年-50年,流动半流动沙地延长到70年,并且允许继承、转让和抵押。
坚持用税收、信贷、补助等优惠政策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向沙区流动,支持发展沙产业、特色林果业,增强了防沙治沙活力。目前,全区治沙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企业有60多家,共投入资金10多亿元,开发治理沙荒地2万多公顷。个体造林治沙户14.7万户,共投入资金4.1亿元,造林4.32万公顷。2009年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沙产业推进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后,宁夏的沙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宁夏各类沙产业产值超过35亿元。治沙成果的不断扩大,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沙漠旅游业产值超过2亿元;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能源建设也有了一定规模,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010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宁夏防沙治沙与开发沙产业的成功经验写进2010年绿色经济报告“沙漠化防治成本效益”一章。
王文宇说:“今后,宁夏防沙治沙工作将继续围绕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的总体目标,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