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成辽宁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
新闻背景:昨日是“世界早产日”,根据世卫组织2013年度统计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有约1500万婴儿为早产儿(妊娠满37周之前出生),其中有100万例死亡。早产是全世界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在所有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中列居第二(仅次于肺炎)。
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每年约有180万早产儿出生,早产儿出生率为10%。
20年间,我省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由出生窒息变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
辽宁省卫生计生委曾发布1994-2014年全省儿童保健健康状况报告。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五产科病房副主任李秋玲提醒,如果头胎有过早产史的高龄产妇,二胎可能也会早产。
报告显示,我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年间下降幅度接近65%
多年来,全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肺炎、腹泻等感染性疾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早产、低体重和出生缺陷的问题却日益突出。近年来,全国的早产儿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1997年起,早产和低出生体重一直排全我省儿童死因的首位,而且在前5位主要死因中,此项的下降幅度是最小的。
数据显示,近年来在死前24小时内未治疗和死在家中的5岁以下儿童中,一半以上的死亡诊断都是早产、低体重和先天异常,很多家长因为孩子预后不好而最终放弃了治疗或放弃喂养。
李秋玲表示,造成孕妇早产的原因有很多种:1.全面两孩放开后,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开始增加;2.不孕不育的试管婴儿数量增加,怀双胞胎、多胞胎的几率增加;3.双胞胎发生早产的机会高;4.胎膜过早破裂、高血压、糖尿病、怀孕前体重过轻、过度肥胖等。
李秋玲介绍,满妊娠28周到36周末的分娩为早产。超过35岁的女性,生育能力和年龄都会使怀孕难度增加,早产风险随之也会加大。高龄二胎产妇一定要定期产检,不能因为有过妊娠史就抱有侥幸心理不当回事,这样做反而会增大早产风险。此外,如果第一胎有过早产史,在二胎生产时不能排除早产的风险,可能还是会出现早产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