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八旬翁将七子女告上法庭求赡养(图)
老人看着墙上子女的照片,心里很难过。记者 陈浩 摄
89岁的李老汉夫妇膝下育有四子三女,却无人赡养;无奈,李老汉将其全部告上法庭。
近日,盖州市人民法院判决,李老汉及其老伴归其中一子赡养,另外三个儿子每人每年支付7000元生活费,三个女儿每人每年支付1000元生活费。
7个子女谁都不赡养老人
都说养儿防老,可家住盖州市的李老汉却没这么幸运。“当时俺也是没办法,要不真没人管俺们。”昨日上午,盖州市卧龙泉镇独甸村的一户农家炕头上,李老汉坐在窗前拉着老伴的手,眼圈湿润地说。
这是李老汉小儿子的家,小儿媳妇陈女士正在院子里打扫,谈及这起赡养官司时,陈女士表示,子女多是重要原因:因为子女越多,越容易互相推脱。“你看他俩都不能自理,味儿也大了。一早起来就得给俩人洗脸,之后还得给老太太换纸尿裤,老人身底下铺的东西全都得洗,都得一天一换。就这样谁都打怵,谁都不愿意养活。其实家家房子都够住。”陈女士分析着当时没有子女愿意赡养老人的原因。“咱也不能走,也不能整,他们都不管可咋办。”所以就下定决心上法庭了。李老汉就这样和自己亲生的7个子女对簿公堂。
父告子一场特殊的庭审
2014年8月13日上午,在盖州市卧龙泉镇独甸村村委会,一场特殊的庭审正在进行。
时年88岁的李老汉和自己的亲生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对簿公堂。在过去的几年中,独自居住的李老汉和老伴儿早已没有自主生活能力,但是7名子女却很少来照顾和看望老人,也没有一个愿意把老人接到家里去住。
庭审进行了一上午,最终的判决是老人胜诉。
盖州市人民法院万福法庭庭长杨宪伟介绍:“经过了大约4个多小时,反反复复地做工作,最后法院判决归李老汉的小儿子赡养。除了最小的儿子负责赡养老人,另外三个儿子每人每年要支付7000元,三个女儿每人每年支付1000元。”
根据判决,眼下他们是和小儿子一起居住。“都快90了,还能活几年……”老人说话很不连贯,老伴已经糊涂了,不过对于子女这么多年来的疏于照料,老人还是耿耿于怀。李老汉说:“一年来一回两回、一回半回的,一年拿500元,就再也不给了。”
当地多名老人状告子女不赡养
无独有偶。就在2014年6月,当地的什字街镇鹰嘴石村也发生了一起父母状告三子四女的案件。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法院判决老人胜诉,子女承担赡养费用。
在农村,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盖州市苇塘村77岁的焦作胜老人独自居住在破烂不堪的土房中。在他的房子后面就是亲儿子居住的有院有围墙的崭新大瓦房。焦作胜老人的两子两女,过去两年一直因为给老人的钱多钱少互相争执,这让老人很伤心。“我大儿子分文不给,二儿子就感觉吃亏,说应是哥俩赡养老人,为什么老大一点不给呢。”焦作胜老人表示,兄弟姊妹争执不下,最终由村里和农村巡回法庭调解。每名子女每家养三个月,这一天三顿,每顿一菜一饭的送饭时间就是老人和子女唯一的见面机会。
当被问到自己独住是否感到孤独时,焦作胜叹了一口气表示,“(时间)长了就习惯了,习惯成自然,这个你还不懂吗?”
据盖州市人民法院统计,2014年以来父母状告子女的案件已有30多起,也成为当地法院系统的重点调解工作之一。
营口盖州市人民法院院长李嘉琪表示,“赡养老人是一种义务,不尽赡养义务不仅应该受到道德上的谴责,还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法院有时候通过调解来解决,有时候确实调解不成的,也要通过判决来解决,要求当事人履行法定的赡养义务。如果当事人确实不尽这种赡养义务,被赡养人可以申请法院进行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