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靠谱养生传言

28.01.2015  11:43

信息时代,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往往比辟谣来得更猛烈些。回望2014年,无论微博上,还是微信“朋友圈”里,不靠谱的健康传言满天飞。对此,相关专家予以澄清和解读,让大家正确看待那些曾经“疯传”过的健康谎言。

最耸人听闻

沐浴液易诱发乳腺癌

传言追踪:2014年,一则有关“沐浴液诱发乳腺癌”的网帖在微信朋友圈里传得火热。网帖称,沐浴液中含有一种防腐剂,长期使用恐诱发乳腺癌。

专家解读:广州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所阮文红教授指出,沐浴液这种日化用品本来就处于碱性的化学环境里,表面的活性剂主要是用于起泡,而起到保鲜和防腐作用的防腐剂,本来需要的剂量就很少。既然被有关部门批准作为添加剂,说明它的毒理和病理检测结果是合格的。

广东日化商会秘书长余雪玲认为,沐浴液的用量和用法也很重要。但如果大量、多频次地使用,沐浴液长时间地停留在皮肤表面,长此以往,毒素在体内积累过多,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最夸张误导

隔夜茶可致胃癌肝癌

传言追踪:“隔夜茶”是指头一天冲泡、经隔夜放置的茶汤。2014年年初,网上出现“隔夜茶不能喝”,饮用将导致人患上胃癌、肝癌、食道癌等癌症的说法。这种说法的依据是:茶叶经放置过夜后,其中的一些二级胺类物质可以转变形成致癌物——亚硝胺。

专家解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江和源研究员指出,首先,二级胺类物质并非茶汤中所特有,而是广泛存在于很多食物中,尤以腌腊制品中含量最多。即使是“隔夜茶”,人们从茶汤中摄取的二级胺类物质数量也极为有限,远低于人们从任何一种主食或蔬菜中摄入的量。再者,二级胺类物质并不等同于致癌物——亚硝胺,二级胺类物质本身并不是致癌物,而是需要在特定条件下与硝酸盐共同存在、并发生化学反应才能形成亚硝胺。并非茶汤中含有二级胺类物质和硝酸盐就会产生亚硝胺。据研究,亚硝胺要达到每千克体重吸收100至200毫克才有可能致癌。尽管“隔夜茶”中可能含有亚硝胺,但其含量并不比其它食品中的含量高,根本不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危害性。

最捕风捉影

催熟水果致儿童性早熟

传言追踪:“某地4岁女童因吃自家催熟草莓导致性早熟”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中疯传。传闻称,果农利用一种名叫“乙烯利”的化学药剂将青香蕉或草莓催熟,这种物质会导致儿童性早熟,这使得不少年轻父母慌了神儿。

专家解读: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傅达奇解释,人工催熟和自然成熟果实中植物激素乙烯的作用是一致的,吃自然成熟的果实不会促进性早熟,同样的道理,吃催熟果实也不会使孩子性早熟。那水果中的乙烯利残留会影响人体健康吗?傅达奇表示,按照国家标准使用,可以保证食用安全。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吴玉筠表示,目前没有科学依据表明儿童性早熟与催熟水果有关。

最无稽之谈

晚上锻炼等于慢性自杀

传言追踪:相对于晨跑来说,更多的上班族会选择晚上跑步。但近年来,网上有一种说法,晚上锻炼等于慢性自杀。这让许多晚练一族免不了人心惶惶。

专家解读: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院博士矫玮表示,从运动医学的角度看,晚上跑步更科学。只要掌握好运动强度,晚上跑步还会让人睡得更香。矫玮介绍说,早晨刚起来时,人体各脏器的运转仍处于较低水平,这时候锻炼,对于心血管功能比较脆弱的人来说是较危险的。而人体的活动能力在晚上被充分开发出来,这时候跑步,身体更容易适应运动节奏。而最新研究表明,清晨空气中二氧化碳指数最高,而且前一天悬浮在空中的尘埃也并未完全消失,这时候运动远不如晚上的环境好。

最小题大做

微波炉加热食品致癌

传言追踪:微波炉致癌说由来已久。2014年夏天,一则名为《快别用微波炉了,会致癌》的帖子在微信上疯狂转载,文中称微波炉加热的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质,再次引发人们担忧。

专家解读: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微波只是加热食物中的水分子,食物本身并未发生化学变化,不会产生致癌物。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综合检验部主任鲁建国也表示,质量合格的微波炉都经过了严格的检测和反复实验,其微波泄漏量和所产生的辐射都是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正常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更不会通过其加热的食品带来健康危害。

最以讹传讹

榴莲+酒=砒霜

传言追踪:2014年,一名年轻男子在泰国旅游时吃了很多榴莲,加之同时饮酒,结果引发心脏病猝死。之后便流传榴莲加酒可能导致酒精中毒,诱发休克或死亡。这类暴饮暴食或醉酒猝死的新闻并不罕见,如果恰在猝死前曾经食用过某些食物,就会有人将死因归罪于生活中广为流传又毫无科学依据的“食物相克”之说。

专家解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唐大寒指出,只要不存在食品及个体对某种食物过敏等问题,任何食物的适量摄取与搭配都不会对人体产生所谓的中毒或致死。日常生活中酒与榴莲一起食用者大有人在,若真能导致中毒或死亡,早已人所共知。即便榴莲中的硫化物可以导致乙醛脱氢酶降低,充其量也就使人易醉酒而已。

最假借权威

蘑菇容易重金属超标

传言追踪:今年10月,一篇名为《蘑菇还是少吃一点吧》的文章在微信圈里流传,文章称,一名来自瑞士苏黎世大学、研究真菌的博士说,蘑菇虽好,但它对铅、汞等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强,最多可达到100多倍。

专家解读:山东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蔺新英教授表示,蘑菇富集重金属的能力虽然高,但蘑菇是否重金属超标主要与其生长环境有关。现在市场上出售的蘑菇大部分是在含棉籽壳、麸皮等一些农林副产品所配制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因此它们接触重金属的机会就特别小,更谈不上重金属超标了。另外,蘑菇内含有多糖,这种成分可以抑制重金属的解离,使之在体内无法成为离子,因此很难被肠道吸收。所以即使人吃了很多蘑菇,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小。

最貌似科学

晨起喝淡盐水可排毒

传言追踪:2014年,许多养生达人都在尝试一种新的排毒养颜法——每天早上起床后空腹一口气喝下500m毫升淡盐水。早起喝淡盐水的这一养生方法,在网上被疯传。

专家解读:解放军八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小卫指出,早晨起床后就空腹喝盐开水,有可能导致血压升高,有一定的健康风险。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对盐的需求量很小,每日仅需4~6克,日常饮食完全可以满足。只有在大量出汗或有其他特殊需要的情况下,才有必要饮用淡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