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在东北大学召开
7月28-30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和东北大学主办,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东大有色固废技术研究院(辽宁)有限公司、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省有色金属学会共同承办,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30余家单位共同协办的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在辽宁沈阳召开,近1600名行业人士参加会议,共话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本次是有色金属学术年会首次在沈阳召开,首次由东北大学具体承办,也是截至目前规模最大的一次年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顾问、原会长陈全训,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贾明星理事长,东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夏庭,辽宁省科协党组书记张春英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传尧、柴天佑、谢建新、黄小卫、潘复生、聂祚仁、柴立元、沈政昌,王向明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刘清侠,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迟汝安,南非工程院院士伊恩.克莱格(线上),沈阳市科协领导,东北大学有关领导、师生、以及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冯夏庭院士和贾明星理事长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张廷安教授任大会执行主席,会议由贾明星理事长主持。
陈全训代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介绍了有色金属冶金行业2023年以来的运行情况。他指出,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行业企业还是要坚持不懈地推进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供给和有效益的增长,才能最大程度地规避周期性风险,赢得发展主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陈全训希望大家注重全球变局对行业科技发展的影响,并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和系统性布局,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加强成果应用和人才培育。
冯夏庭表示,恰逢百年校庆之际,本届年会的举办既是为校庆增光添彩,也是学校与各兄弟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深化交流互动的机会。冯夏庭介绍了东北大学百年历史、东北大学及有色金属冶金学科取得的系列科研成果。冯夏庭指出,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学科曾经培养出了以周廉、左铁镛、黄崇祺、孙传尧、雒建斌等院士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科学家,为我国有色冶金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学校有色金属冶金学科建设了一支理论联系实际、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年轻富有朝气的国际化科研团队,有2项单笔超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国有色金属冶金工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贡献了力量。冯夏庭表示,东北大学作为东道主将全力做好会议保障工作,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在交流研讨中碰撞出思维火花、结出创新硕果。最后,冯夏庭向与会嘉宾发出邀请,9月16日再聚沈阳、参加东北大学百年校庆庆典。
张春英在致辞中表示,百年校庆是东北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辽宁的一件大事,本届学术年会选择此时在辽宁沈阳召开,恰逢其时。张春英希望,以此次年会的召开为契机,推动辽宁有色金属产业和科技创新发展,加快辽宁创新发展崛起进程,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辽宁智慧和力量。
大会上午报告环节有柴天佑院士、潘复生院士、聂祚仁院士、柴立元院士、沈阳飞机制造所吴彬主任(代王向明院士)等5位院士专家带来精彩的主旨报告,内容涉及人工智能、镁合金、材料流程工业、冶金、飞机结构设计等多个领域。上午大会报告环节由武汉科技大学教授张一敏和广东省科学院原党委书记、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邱显扬主持。
下午大会报告环节,由东北大学/东大有色固废技术研究院张廷安教授/院长、昆明理工大学王华校长、湖南科技大学万步炎教授、华北理工大学张福成校长、昆明理工大学杨斌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教授、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韩恩厚教授、中国矿业大学赵跃民教授、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严大洲副总工程师、中南大学孙伟院长等10位专家带来精彩的主旨报告,内容涉及冶金、海洋矿产资源、铁路轨道用钢、3D打印、硅等多个领域。
大会设置24个分会场,同时为落实大会精神,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加强人才培育,大会还设置了青年人才培养专题论坛,累计报告600余场,涵盖绿色矿山与关键矿产、深地矿建与资源开发、清洁高效矿物加工、重有色金属冶金、稀有稀土金属清洁冶金、特殊冶金与过程工程、熔盐化学与技术、轻金属冶炼技术,合金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等学术方向。
(王刚 张雪琪|编辑: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吴勇)
【责任编辑:蔡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