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工人社区夯实平台基础 全力创新服务 不断完善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长效机制

16.12.2014  15:23

辽阳市文圣区庆阳街道工人社区2008年被授予“辽阳市充分就业社区”称号,今年被认定为“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多年来,工人社区以“促就业、解民难、惠民生”为已任,扎实工作,勇于创新,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95%。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到100%。

一、高标准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夯实充分就业创建基础。一是加强平台建设。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均实现持证上岗。实现了服务平台到位、专职人员到位、办公经费到位、场所设施到位、制度上墙到位、目标管理到位。二是建立基础台账。建立健全了就业失业人员登记台账、高校毕业生登记台账、公益性岗位台账等15本基础台账,社区居民就业全部实现实名制。三是完善服务制度。建立了空岗申报制度;定期检查跟踪服务制度、举报投诉制度、就业困难家庭走访回访制度等7项制度。

二、全方位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实现面对面高效服务。一是全方位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建立用工信息数据库和求职人员数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二是积极开展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召开各种规模及形式就业洽谈会32场,近5年共发布就业信息5000余条。三是认真开展就业失业登记,为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660个,实现了与市、区、街联网。四是为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五是督促用人单位与职工签定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定率达100%。

三、长效性建立就业援助机制,推进困难群体就业创业。社区将棚改回迁居民及4050人员作为就业援助重点,建立了“一个必须、两个确保、三级排查、四不出社区、五个落实”的长效性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体系(一个必须是必须在15日内安置有就业愿望和需求的人员实现就业;两个确保是确保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始终处于“零状态”、确保稳定就业;三级排查是建立社区、街道、区政府就业部门三级排查制度;四不出社区是岗位申请、身份认定、职业介绍、培训服务不出社区;五个落实是就业援助的责任、岗位、政策、保障、管理五个方面的落实)。棚改回迁居民中失业人员就业565人,就业率达到98.9%。4050人员就业116人次,就业率达到100%。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四、高质量狠抓技能培训,提升居民就业素质能力。一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培训专业。开设了4个技术含量低,就业空间大的培训专业。二是灵活培训方式,满足不同人群培训需求。实行日常培训与错时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设了早晚班和节假日班,实行网上远程培训。共开办各类培训班10期,培训人员400人次,有80%的人员实现就业。三是实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就业创业工作开展。树立了8名自主创业的典型,促进和带动了社区内各类人员创业就业。

五、多举措落实就业政策,畅通居民就业创业渠道。一是大力宣传政策。社区在劳动保障平台设置政策宣传架,设立社区黑板报,半个月更新一次政策内容,累计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出黑板报50余块。二是积极落实政策。目前,为社区失业人员办理小额担保贷款8人、认定“4050”人员社会保险补贴205人、为大龄就业困难对象申请公益性岗位91人次。(刘相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