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服务社区20年把义务当乐趣

22.05.2017  11:23

  79岁的老人义务为社区活动中心服务20年,每天早六晚六,不辞辛苦。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杨帆摄

  曹尔良是一名普通的退休老人,今年79岁。

  退休已经快20年了,但仍然在发挥自己的热量,365天全年无休的为小区老邻居们做事,义务服务社区便民中心。

  “看到大家能在一起愉快的交流、生活、互助,是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最近开展“幸福沈阳共同缔造”行动,曹老所在的南七东路社区成为首批试点54个社区之一。他说,“这更需要从我做起,让更多的人共同见证和缔造幸福沈阳。”

  那么,是什么在支撑着年近8旬的他呢?

  为社区服务365天无休

  天刚蒙蒙亮,虽然这个时间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太早,但老年人觉大多比较少,有的老邻居就已经开始出发去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了。

  几位老人爱打麻将,活动脑子,一般他们去的最早,曹老就得早点起,给他们开门。

  有的时候来不及吃饭,但邻居们有这样的需求,要用服务中心,曹老就要赶在他们前面,把门早早打开,别让大家扑空。

  这么一负责就是十多年时间。曹老退休快20年,几乎退休就开始为大家做这件事。

  一开始他在这里负责给大家发工资条,后来改成活动中心后,就开始管理这里。

  南七东路社区干事陈丽娜走了过来,指着墙上的宣传板,“我说要修一修,曹叔就说不用,放那儿吧,一会儿我弄。你看,这就已经弄好了,啥事儿都想到做到我们前头。而且365天无休息,比上班还累。”

  陈丽娜把记者领到了小区广场,设立的椅子上绑着红布,陈丽娜说,“椅子安上的当天,曹叔就给安上了布,这样冬天扶上去就不那么凉了。”

  社区里的大院能人

  春节了,大家都闲下来,有的在家和家人过节,但还有很多人要来服务中心活动,曹老也一样要来开门、关门,春节其实更忙。

  曹老的“办公室”在活动中心的一角,基本什么工具都有,木工、电工、瓦工的工具基本都是全的,说不准谁家有什么困难就会用得上。

  陈丽娜说,“服务中心走廊的这些相框,都是曹叔自己制作、钉上去的。桌子椅子坏了,也都是曹叔自己修。几乎没有他不会的,他就是社区里的大院能人,大家都特别认可。”

  有的人在服务中心抽烟,曹老得时刻盯着,劝他们出去抽,给大家创造一个好的环境。“现在大家也怕我辛苦,都比较体谅我,都不用我提醒。”曹老说。

  现在曹老和几个老同志一起组成了便民服务队,有木匠,有电工等等,一起做这事,现在还缺少修电脑和电视的人,以后得补充进来。

  只要有人在服务中心活动,曹老就得陪着,有的可能要到晚上六点多钟,曹老锁完门才能回家。

  对话曹尔良

  把义务服务当成乐趣

  从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出来,曹尔良拎着一串香蕉,准备回家做饭,他表态说得多留些时间给家人,平常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为他人服务,他希望能把家也照顾好。

  老伴儿前一段时间手摔伤了,曹尔良就主动将做饭的重任承担了过来。

  辽沈晚报:曹大爷,您如何分配为他人服务和照顾家庭的时间呢?

  曹尔良:有时候早上六点多到,晚上六点多才回家,确实照顾家的精力就比较少。老伴儿也开玩笑似的怪我,可这活儿总得有人做,而且邻居们这么信任我,我得为他们服好务。现在也很注意多为家做贡献,这不回家给老伴儿做饭去嘛。

  辽沈晚报:忙活了这么多年,感觉累吗?

  曹尔良:累的话早就不干了,就当成是一个乐趣吧,能为大伙儿服点儿务,这是最重要的。谁求咱们了,就帮帮呗。

  辽沈晚报:怎么想到这种方式为大家服务?

  曹尔良:我退休前是高级工程师,现在是“木匠”,有这个爱好吧。1964年我参加工作,那时候需要坐车去单位,当时有人抢座位,但我们是抢拖布、抢扫把、抢工作,直到现在想法都没变,为别人服务,让别人舒服,是非常快乐的事。共同缔造和谐社区、幸福沈阳。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杨帆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