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攒足能量又出发(图)
十年振兴让本溪更有实力让环境更好,百姓更乐居。林林 摄
核心提示
振兴东北的前十年,本溪走了自己的路。“本是万物之根,溪乃四海之源。本本分分做人,点点滴滴做事。 ”本溪精神不仅是本溪这座山城的人文精神,也概括、描摹了本溪经济的走向。“一张蓝图绘到底”,埋头苦干,扎实奋进,为实现新的东北振兴做了足够的铺垫和储备。资源、环境、产业、空间、民生各方面的成就,如同金木水火土的五种元素,构成了本溪底蕴深厚的发展能量,推进本溪迈向新的征程。
资源为金深耕细作才成器
本溪因煤铁而生,资源是城市的根。
新世纪以来,本溪市委、市政府在城市转型中始终按照这样的思路:支持本钢把老产业改造好,围绕本钢上下游进一步做强做精。作为本溪钢铁产业的“航母”,本钢始终在图新求变。
在累计投入290多亿元的技改资金后,其矿山、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等系统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钢铁主业整体技术装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重要的是,在改造过程中,本钢始终坚持消化吸收再创新,目前,本钢集团的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产品,占总产量85%以上。
本溪不开矿的民营企业早已介入钢铁深加工领域,在铸造、机械等行业拉长着产业链。
此外,本溪市还瞄准了本钢的下游企业招商引资,建成了东北最大的预应力材料生产基地和东北最大的焊接材料生产基地,既为企业降低成本,又形成了钢铁深加工的产业氛围。
金,意味着安定和收敛。依凭厚实的家底,本溪发展有了最大的定心丸,可以踏踏实实,追求有质量的速度。
环境为水变身为宜居城市
历史上,本溪作为重工业城市,环境污染日益加重。振兴十年,本溪不仅重视产业转型,还注重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金要生水,资源城市要让人民宜居宜业才是成功。
本溪市委、市政府以“调结构、转方式”来实施环境综合治理的大手笔:关闭了具有百年历史的第一炼铁厂和与之配套的第二发电厂,淘汰了8座高炉、5座焦炉等;关闭了包括本溪山城水泥厂、本溪长白水泥厂,20多家造纸企业和60家选矿在内的近百家污染严重的企业;搬迁和改造了本溪水泥厂、工源水泥厂和公路水泥厂……能耗与污染双双下降。
本溪市还不忘加大治污项目的投入,启动了“青山、碧水、蓝天”三大生态保护工程。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年达标率”在96%以上;饮用水源“断面指标”始终稳定保持在国家地面水二类标准……
从被称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到被称为“中国洗肺城市”,本溪人经历了环境的巨变,青山绿水如今让人流连忘返。
水,意味着柔和和流动,城市发展的目的是让人们感受到生活更美好!
产业为木双引擎接续未来
本溪拥有辽宁最高的森林覆盖率,有集中多样的旅游资源,“水生木”,绿色环境催生了两大新兴产业:生物制药产业和旅游产业。
在钢铁产业之外,本溪要把生物制药打造成第二个支柱产业!这在2008年春天成为了本溪人的一个梦想。
经过整整7年的殚精竭虑、昼思夜想、梦寐以求,本溪以超常规的努力造就了中国药都的吸引力,一个集研发、孵化、生产、商贸物流、中介服务和教育培训等为一体的健康产业集聚区正在中国药都崛起。现已引进企业96家,其中投产75家,年销售收入150亿元。
本溪加速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由以往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度假、休闲相结合的综合型方向发展。温泉旅、乡村沟域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养生旅游等等,拉长着旅游产业链条。旅游行业分布广,税收总量并不多,但却绝对是一个藏富于民的产业。
木,意味着生机和萌发,有了新的产业,本溪的未来更广阔,更有希望。
空间为火走出去拉开骨架
新的产业需要新的发展区域,所谓“木生火”。本溪是座山城,历史上形成了略带封闭和保守的山城文化。振兴十年,本溪市提出并努力实践:企业走出去,城市走出去。
沈阳作为东北三省最重要的经济枢纽,是资金、人才、物流、信息、技术等各种市场要素的集散地。离沈阳不足百里的本溪只能北上,通过发展中国药都,建设沈本新城, “产城结合”是本溪始终坚持的原则。先是促进产业的集群式扎堆发展,同时着手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然后自然就能集聚人口。崭新的住宅区、发达的交通线、热闹的商场、完备的教育体系、车流人流的汇集……刚刚开发建设6年有余的“沈本新城”已经集聚了11万人口,成为本溪拓宽城市空间最有力的踏板。
靠着大沈阳,本溪人的受益刚刚开始。火代表蓬勃、激情,代表城市发展方向,踏实的本溪人,有一份开创新业新城的豪情。
民生为土幸福本溪有根基
红红火火地做事,但说到底要落到一件事情上:让人民感受到各种福祉。土生金,金又生土,百姓是大地,民生是执政的根基。
十年来,无论是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还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保障;无论是改善市民出行条件,还是提高供暖水平;无论是城市广场的修建,还是城区休闲空间的见缝插绿……只要是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溪市委、市政府都从不轻视、从不吝惜,一件件去解决、去满足,用行动不断向群众递交着一份份满意的“民生账单”。
“让居者有其屋”。自2004年起,本溪市接连实施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工程、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等保障性安居工程,被广大市民称为“史上最大的民生工程”。但谁也未曾料想这一干就是十年有余,截至2014年,本溪市共投资91.5亿元,完成了20余片棚户区的改造,新建住宅655万平方米,使12万户、36万市民享受到了“居者有其屋”的幸福。
本溪大地上,建设开通了沈丹客专、通灌、田桓等铁路,还有本辽、桓永、丹通高速以及沈本产业大道等一大批公路建设项目,使高速公路从96公里提高到206公里,一级公路由9公里提高到120公里,全市实现村村通油路,沈阳到本溪的高铁专线,2015年也能通车了。沈阳和本溪之间,距离更近了。
土,代表着承载和接纳,执政为民的理念才会让一座城市拥有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