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毒品犯罪8年增6.71倍 今年首次下降

25.06.2015  10:23

省高院昨日发布我省毒品犯罪案件数据

毒品犯罪8年增6.71倍 今年首次下降

我省毒品犯罪持续增长,今年首次呈下降趋势。容留吸毒犯罪加剧上升,冰毒占主导地位,毒品大案增多。

昨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我省毒品犯罪相关情况。

毒品犯罪数量持续增长  今年1~5月收案数首次下降

昨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4年,全省法院审结一审毒品犯罪案件数、判决毒品犯罪分子人数持续增长,案件数增长6.71倍,年均增长33.88%,占一审刑事案件的比例从1.95%增至12.70%;2013年判决人数增长5.33倍,年均增长30.17%,占一审刑事被告人的比例从2.10%增至11.85%。

2014年案件数同比2013年上升20.42%,在一审刑事案件中居第三位,仅次于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判决人数同比2013年上升18.55%。其中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的重刑率为32.08%,比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高21.91个百分点。

2014年,各地区审结一审毒品案件数量,沈阳最多为3167件,占全省案件数62.5%。

今年1月至5月,全省法院一审毒品犯罪案件收案2033件,首次呈下降趋势,同比2014年同期下降23.34%;涉及被告人2544人,同比2014年同期下降23.12%。

容留吸毒加剧上升  冰毒占主导地位

据介绍,虽然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罪名一共有12个,但在实践中,涉毒罪名集中在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毒品和容留他人吸毒,占99%以上。

2014年审结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2709件,非法持有毒品罪317件,容留他人吸毒罪2020件,相比较2007年审结的涉毒案件的比例,从82.04%下降至53.48%,非法持有毒品罪从14.31%下降至6.26%,容但留他人吸毒罪从3.04%上升至39.88%。

同时,海洛因等传统毒品所占比例逐年下降,从2007年占全部毒品的12.59%,逐步下降为2014年的2.99%。合成毒品甲基苯丙胺(冰毒)居于主导地位,由71.77%逐步上升到75.86%。麻古、摇头丸、氯胺酮、甲卡西酮等新类型毒品所占比例由15.64%逐步上升到21.15%。

省高院: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毒枭、惯犯等从严惩处 

省高院副院长辛赤兵表示,今后,对社会危害严重、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毒品犯罪分子,特别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毒枭、职业犯、惯犯、毒品再犯、累犯,武装掩护、暴力抗拒查缉、参与有组织国际毒品犯罪的,要从严惩处,该判处重刑、死刑的依法判处。

针对吸毒人员数量巨大且不断增长的情况,注重对零包贩卖尤其是多次贩毒人员的从严惩处,加大对引诱、教唆、欺骗、强迫、容留他人吸毒及非法持有毒品等“末端”毒品犯罪的惩处力度。

严厉惩处涉毒洗钱犯罪和为毒品犯罪提供资金的犯罪,加大对吸毒诱发的杀人、伤害、盗抢、交通肇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等犯罪的惩处力度。

在量刑规范化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规范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十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和非法持有毒品罪无期徒刑的适用。